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十二道家思想与社会融合

刘谦,字伟惠,穎川人也。师季主,服日月精华得道,后归乡里,托形杖履而去。真誥云:穎川刘伟惠,汉帝时公车司马刘谦也,事司马季主为入室,道成,晚归乡里,托形杖履,以身隱桑树之下。遗迹在汝南安成县。

鮑叔陽者,是廣甯人也。漢高帝時,为趙王張耳、張敖之大夫也。少好養生,用藥服桂屑,与司馬季主俱在委羽山學道師西靈子都,有尸解之術。真誥曰:遺蹟在遼東薊城之北山。

劉京者,本漢文帝時侍郎也,从邯鄲张君學道,使受餌雲母、朱英方,用以服食百三十餘岁,但見如三十許人。此外能知吉凶之期,又能為人祭天益命,或延得十年五年至魏武帝時,他又傳授此法給皇甫隆,以雲母丸子方教隆,並合服其藥,便得壽達三百歲,不及盡其道法,所以不得度世。

劉畫者,不知何許人也,一生多鬚垂手下膝久住武當山,但見草木皆有長短,便自採取用於醫治百姓。但他臂長一丈六尺,被劉道產忌恨於心,在襄陽錄送京師到處採藥,每夜必還廷尉,因怕被捕所以常帶著兩卷書與獄吏交涉,一夜間失去了這兩卷書,而關鑰仍舊放在原處。在後來,被捕並遭殺害,但他的遺體卻不見,只有一根竹杖留下來。

臣說一句:“劉畫以臂長而解於兵,以身而殺身。”如果劉畫知道自己有了身軀,那麼就不知道有了仙境;如果他知道有了仙境,那麼就不知道自己的肉體存在;唯獨因為不知自己的肉體,這樣的妙曼仙境才可能出現。而這就是為什麼被殺後開棺只剩了一根竹杖的原因。此話引伸自《道德經》中的句子:“吾所以有大患,是吾有身;及吾無身,是吾又何患?”學者應該深究其意義。

嚴青者是會稽人,也曾居貧常於山中作炭。一日忽遇一人與青語,其神氣異常,便將一卷書賴青曰:“汝骨應得長生,我以神方授汝。”青答曰:“我不識書,如 何是好?”神人笑曰:“不須讀,只要潔器盛之置高處。”並教青服石髓法便可長生。此法雜傳世間,其中之一乃是使用那本奇書,即使 青遠行數百里也不過幾分鐘時間。他每次走路都有人跟隨,而且即使白天黑夜也不眠疲倦,更令人難以捉摸的是,他從未離開過家鄉的人群,即便是在深夜或早晨,也有人看到他走路前行,這種情況讓所有的人都對他敬畏萬分。

太山老父是一位不知名的修士,他的一生充滿了奇跡和超自然力量。在漢武帝的一次狩猟中,他遇到了老父鋤田頭上的光華異彩,此人的容貌似已經八十五歲,但是面色卻像童子一般白嫩光滑。他告訴武帝自己通過絕食、飲水以及特殊的枕頭(含二十四物象二十四氣,以及八物應八風)來保持年輕和活力。他最後再次消失在岱山中,並且據說每隔幾十年的時間就會回來一次探望世上的人們。

巫炎字子都,是北海人的兒子,在渭橋偶遇武帝,由於他的衣衫沾染著紫色的異香,因此被召進宮殿詢問其中緣故。他回答說自己已經一百三十八歲但是看起來依然健康且強健,並非特別擅長任何特殊藝術或技能。但由於他的言談舉止顯示出某種超自然的能力,因此最終成為了一個重要人物,並獲得了機會向武帝展示他的秘密功法,最终成功地将这套长寿秘术传给了汉朝其他皇族成员,并帮助他们实现长寿目标。

李奉仙則是一位東蜀地區的人物,在青年時期一直保持沉默直到十八歲才開始發表意見。在那之前,他總是在寒冷的地方避免接觸臭味。他聲稱自己的師傅南嶽公告訴他:「你將成為周靈王太子的吹笙樂手,你將試驗三年,如果你不能完成任務,你將永遠無法升級。」然而李奉仙沒有完成任務,就直接離開了人間,而南嶽公則繼續指導其他弟子的修煉工作。不久後,一位名叫赵光辅的人找到了李奉仙并告诉他「你的家已经过千年」、「你离开的时候已经过去二百多年」。李奉仙听后感到惊讶,因为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个世界应该已经变成了另一个样子。这段经历让赵光辅对这个世界产生怀疑,并开始寻求更多关于长生的知识与方法,最终成为了一名尊敬和追随者的角色,对于这些知识进行研究和实践,从而获得长寿甚至达到精神层面的觉悟状态。

黄山君则是一位修炼彭祖长生的高级修士,他们通过一种独特的手段能够维持数百年的生命力,并最终创造出了“彭祖经”,这本书详细记录着黄山君如何通过各种方法保持身体健康和灵魂纯净,同时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活到很老年龄但仍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小贴士。当人们读完这本书之后,他们就会变得更加坚韧无比,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挑战,都能勇敢地迎接一切困难,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并提升到更高层次,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长生”。

呂恭则是一位相當仁慈善良的人,他从小就在采药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当时有一些非常古怪的事情发生在他們身上,比如他們发现一些奇异的植物可以增加生命长度等等。最终,他们学会了这些植物如何促进人类生命力的增长,并开始教授别人的时候,却因为一些误会导致誤以为他們忘記初心信仰,而被赶出了團隊。不过最后證明他們實際上一直守護著初心,只是在尋找更好的方法去實現彼此所追求的事業理想。在結束故事後,有一個感動的情節發生——呂恭終於找到了一個理解並支持他的朋友,這個人就是陳安世—一個既聰明又溫柔寬厚的人員,他正好需要幫助別人才發掘出內部真正的潜力。而這個故事激勵我們認識到,即使面對挫折與挑戰,也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因為總有些地方可以改變我们的生活方式,使我們擁抱希望和可能性。我們終究不是孤單一人,我們都是彼此的一部分,我们互相扶持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