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教经典语录人生哲理在书页间流淌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东西,它是混沌的源头,在时间和空间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既没有声音也没有形状,寂静而空虚,不依赖任何外界力量而独立生存,周流不息,而不会有任何危险。这份生命力可以被视作万物的母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我勉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道”,再勉强地给它取了个别名叫做“大”。这个“道”广阔无垠且不断运行,不断扩展到遥远的地方,然后又返回到了原点。所以,“道”是最大的,“天”也是最大的,“地”也是最大的,就连人也一样大。在宇宙间,有四样东西是极其巨大的,而人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效仿地,地球应该效仿天,天应该效仿“道”,而“道”的本质就是自然。

[注释]

物:指的是"道"。

混成:混乱无序的状态。

独立而不改:形容"道"独立自主且永恒不变。

周行:循环运行。不殆:意味着不会停止或衰竭。

天下母:能产生一切事物的根本来源。

强字之曰道:用力去命名为"道"。

大:指的是无边无际、力量无限的大概意思。

逝远反返原则,即通过不断运动与变化达到平衡与和谐状态,从而保持自身特有的性质和功能不受损害,这种状态被称为逝远反返法则,是一种自然规律,也是宇宙演化过程中的基本法则。

[延伸阅读1]王弼《老子注解》

在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子的哲学思想,他认为整个宇宙都是由一个原始元气所构成,这个元气是不见于五官所知晓,没有形体,没有声响,但却能够滋养万物,使得它们生长发育。他还提出了以人为微,以天地为刚,以万物为柔,以神明为精,以日月星辰为光明,为治国平天下的方法。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读》

在这一章节中,老子继续讲述他对宇宙和人的看法。他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来源于一个单一不可分割的实体,这个实体即使不能用语言描述,也无法用眼睛看到,但是通过这种不可见不可闻的东西来理解世间万象。同时,他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顺应自然规律、避免争斗以及如何管理国家的问题,并且提倡一种放松紧张、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