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混沌的世界里,有一个东西先于天地而存在,它既无声也无形,独立不变,循环运行而永不停息。它可以被看作是万物的根本,但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我叫它“道”,并且因为这个名字,我又把它称为“大”。这个“道”广大无边,不断流转远去,最终又返回到最初的状态。因此,“道”是最大的,“天”也是最大的,“地”也是最大的,而人也应该理解自己与之相比,也是很大的存在。在宇宙间,有四种最大的事物,而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应当像地一样顺从天,如同天那样顺从“道”,而“道”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只需顺应自然就好。
[注释]
物:指“道”。混成:混然而成,指浑朴的状态。
寂兮寥兮:没有声音,没有形体。
独立而不改:形容“道”的独立性和永恒性,它不靠任何外力而具有绝对性。
周行:循环运行。不殆:不息之意。
天地母:一本作“天下母”。母,指“道”,天地万物由“道”而产生,故称“母”。
[延伸阅读1]
王弼《老子注》
有物混成,在前于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这是一个没有声音、没有形状、寂静和空虚的事情,没有依赖其他事物,而独立长存,不改变其本质,可以作为所有事物的源头。我不知道这件事物的名字,所以我勉强给它起了个名叫做" 道"。虽然这样命名,但由于" 道"本身没有具体形状或特征,因此不能用常规的手段来定义或描述。但是我仍然使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这一概念,因为这是人类能够理解和讨论的话题之一。
尽管如此,这些名称其实并不完美。如果我们继续追求更深层次的地位或者更多关于这些概念的话语,那么我们将发现它们都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完善,因为它们都是基于某种程度上的限制和偏见所建立起来的。而那些真正超越这些局限性的,是那些能直接体验到现象本质的人们,他们不会通过语言或概念去解释他们所经历的事情,因为语言总是在尝试捕捉不可言说的东西时变得模糊和有限。
[延伸阅读2]
苏辙《老子解》
有一个东西混合成为了一切,它在未被创造之前便已存在。这不是清晰也不含污秽,这不是高贵也不是卑微,这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这既非善良亦非邪恶,只是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样子,就像人们内心深处的一个原始品质一样,所以说这是有机器混合成为一切。这并非有人知道其来源者,其实早已一直存在,只不过是在这里生成了宇宙耳。
这件事件完全失去了声音与形式,一样孤独,无伴侣,同时却不断变化,却从未遇到过危险;此过程中,它包容并养育了万千生物,将它们视为其孩子。此所以不知其名时,我便将其称为" 道"; 强迫给予以名号则曰" 大"; 实际上,却再找不到足够的声音去描述它。
大成了流动,大成了遥远,大成了回归。大意味着向前寻找,则必然会向前走;寻找向前的,则必定无法赶上。大虽流动,大虽遥远,即使如此,只要回归,便足矣。
因此," 道" 是最大," 天" 也最大," 地" 也最大,还包括人在内,都被认为巨大。在整个领域中,有四个最大的事实,其中一个人仅占据一小部分。当人们效法地球,当地球效法太阳,当太阳效法' 道', 而' 道' 则遵循自然,那么这样做就是正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