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精髓道教主要经典都有哪些大道论理国章十五

理国章

理天下,乃至于理国祚;理家之道,亦须先治身。非道德之施行,无以匡济天下乱象。国家运作,以无为而得其简洁,以有为则复繁多。事物的简单,使心性淳厚;事务繁杂,则人心紊乱。国度安宁,就在于心性的清澈;民众动荡,则国家危机四伏。避免危险,寻求安宁,这便是顺应自然的道法。

古籍中云:“圣人抱持一体,为万世模范。”又云:“明了其中的白色,守住其中的黑色,为万世模范。”按照天意来调和地力,其功业广布,而忘却自己的努力与形态,不可因尊贵而轻视天下的凡人。此外经文指出:“珍视以自身为天下,如同可以托付给天下的宝贵物品。”又云:“圣人不追求伟大,因此能达到真正伟大的境界;做而不自满,即使成就再大也不居高位;承受国家的污秽,是谓社稷之主;承受国家灾难,是为世界之王。”

老君严厨告诫我们,不尚过分夸张的人才,不重宝石珠宝等物品,将目光平等地观察所有事情,对待一切谦逊,从基层做起,不制造战争,也不沉迷于武力冲突,减轻人民负担,让他们少一些忧虑和骄傲,没有奢侈和欲望过剩。这就是知道如何谨慎对待边疆地区丰饶的一切,以及对远方奇特珍奇动物保持警觉,对疲惫劳累的人民表示关怀。这也就是理解到,如果没有崇尚道德,那么一个国家就无法得到良好的管理。

通过无为而治,无需强加化整治,以顺应整个世界。而有计划有目的,但这可能会导致混乱产生。在《太平经》中提到,“清净静默”是了解 道法本源的事实。当黄帝被称作“真皇”,他对黄帝说,“从未听闻一个人内在修养与外在政局都井然有序的情况。”一个人身体,一般来说即代表了一个国家。

胸腔腹部的地位犹如宫殿室屋一样,有四肢相隔犹如郊区城墙一样,有骨骼与节骨分开犹如百官职责一样,有神灵存在犹如君主一样,有气息流动犹如百姓一样。如果能够知晓如何修炼自己的身体,那么也就能明白如何治理一个国家了。如果爱护人民,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安定下来;如果恤念民生,那么个人的生命就会完整。不过那些已经死亡的人是不可能复活,而那些还未出生的生命也不应该被抛弃,所以智者们要预防那些潜藏着威胁生活的问题,并治疗那些还未显现出的疾病。

气息难以培养却容易散失,百姓群众难以聚集却易散去,这些都是处理事情之前需要考虑到的问题。不追随已经过去的事情,更不要追逐已逝去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