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经典百句之十一:失道章
失道章,妙本自然,体性虚无。固无得无丧,若约人则禀和气,含道而也。当上古性纯质朴,三皇五帝以来,失其素真。帝王有为、人民性革,道德丧后,仁义礼智权势焉。
且天地动静者,不以挤排日月星辰;五行四序覆育之德也。不以厚载生长动植;万物山川所依之德也。盖禀大道,是自然之化也。
《易》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万物”。应用匠成茂养,是道之用也。道存则生,不存则死。离不开的就是非它。
人生而静,如天地之性。性本清静,如驰骋六尘、奔波三业,则灵台不树、天光不明、失性而沦乎生死。
为何善於显明,被人诛杀;为何善於幽闇,被鬼诛杀。这正是因为失去了那条路。在这条路上,如果你没有得到,那么你就会丢掉它。如果你已经得到,它就不会离开。但如果离开了,那就不是这条路了。
因此,当天失去那条路时,就会出现阳光勃发。当地失去那条路时,就会出现阴霾泄漏。当神灵失去那条路时,就会使休息和安宁绝迹。当谷地流水干涸时,也是因为那条路被丢弃了。而万物一旦都没了这条道路,便再难长存。在这里,即使是最高的君主,也会损失整个国家。而在那里,即使是最强大的侯王,也只能守住自己的国土。而对于普通的人来说,只要他们迷散了方向,他们便将遗忘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最终导致自我毁灭。
所以,在冲突中使用它,用着它,这就是大用的方式。大到可以融合于虚空,大到可以调和宇宙,所以能够成为大用的象征。这一切都在遵循着那个原来的规律,从来没有偏离过那个规律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