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注音版全文之大道论- 理国章十五

理国章

理天下,乃至于理一国之祚;理家,亦当先治身心。道德为匡济之本,无道德则无以救世。国家若以“无为”作为治理原则,则事务简化,以“有为”则繁多不已。事物简单,便能使人心纯洁;而繁复的琐事,却容易引起混乱。人心纯净,则国家安宁;民众动荡,则国家危机四伏。在危险面前追求安全,在安静中寻找平衡,这便是顺应自然的道。

古书云:“圣人抱持一体,为天下的楷模。”又说:“知晓其白(明),守住其黑(暗),这就是成为天下的榜样。”遵循天法、地制,广布覆盖万物的功绩,但要忘记个人成就和形象,不可自视高贵而轻视世间万物。

经上说:“尊贵身体如同寄托全世界;爱护身体如同托付全世界。”也云:“圣人并不追求伟大,因此能够实现伟大的事业;做而不自满,即使功成也不居于高位”; 接受一个国家的污染,是谓社稷主宰者;接受不祥之气,是为世上的君王。”

老君严厨所言,“百姓犹如草料”,处理大国,如烹饪小鱼。“老君严勗”,告诫我们不要过分推崇英才,也不要重视珍宝等外界物品,一律平等观待一切事情,从谦卑开始,不炫耀武力,减少税负,让人民稍作休息,不迷信骄傲或矜持,更无奢侈浪费或贪欲。

明白了吗?如果对饮酒、荒废田地、役使农夫女工,对远方奇异珍兽过度劳累水陆疲惫的人民,都要警醒。这正是因为没有秩序与德行,那个国家就会失去规律。而有了秩序却萌生出混乱的事情。当《太平经》中提到清晰静止时,我们知道这是理解道德本质的起点。

黄帝被称作真皇,说给他听:从未听说一个人修身养性,而整个国家却无法保持稳定。一个人的一生,就像一个国家一样,有着内在结构。一切内部部分,如胸腹之间,就是宫室之间,一切肢体之间,就是郊区边疆,一切骨节之间,就像是官僚机构,每个人的精神,就像是一个统治者,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气息。如果能理解如何管理自己的人生,那么也就能掌握如何治理一个社会了。

爱护人民,使得国家安定恬淡,关注人们的情绪和生活状态,使得家庭和谐完整。这就是解决问题之前预防问题发生,而不是在问题已经发生之后再去纠正错误。在生命难以维持并易离散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努力让它得到滋养,并避免它走向分崩离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追逐过去已经逝去的事情,更不能拘泥于既有的模式与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