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三大代表人物中的辩证论辩家李筌

在唐代道士中,以独特的入世观点著书立说,警戒世人的只有李筌一人而己。李筌由仕入道,坎坷异常,体世深刻,洞察时事,思辩敏锐,他的天道观尤为著名,即“人定胜天”,开创了后来的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的天论观。在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上,有其重要贡献。

李筌号达观子,大约生活于唐玄宗、肃宗时代。曾任荆南节度判官、邓州刺史,后入为郎中。他好神仙之术,在嵩山虎口岩得《皇帝阴符经》,并广泛采纳方术。一日,在嵩山得经,他抄写下来,不解其义理。后来西游,在骊山下遇一老母,她以奇特言辞讲述《阴符经》的义理,并赋予他一道符,以防大危险。

老母告诫他:“《阴符经》总三百字,一百字演说道,一百字演说法,一百字演说术;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国安民之法,下有强兵战胜之术。”她还告诉他,只要每年七月七日写一本藏于名山石岩中,便能加算久寿。她最后消失无踪,只留下麦饭几升给李筌。

李筌在江陵担任节度副使及御史中丞,但受到奸相排挤,最终隐退访道,其去向不得而知。他留下的著作包括《阴符经注疏》、《骊山母传阴符玄义》、《青囊括》等多部作品,其中《黄帝阴符经疏》和《太白阴经》是他的哲学思想体系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