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提及的天师级别道士贺知章四明狂客之称号响彻千古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以其卓越的诗文才华和书法艺术而著称。他出生于唐代的越州会稽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贺知章在少年时期就因其文学才能而受到认可,在唐武后证圣元年中通过进士考试,初任国子四门博士,然后升迁至太常博士。开元十年,他被推荐进入丽正殿书院,与张说等人共同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重要文献。随后,他担任过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并曾一度调往太子右庶子、侍读及工部侍郎。

贺知章以其独特的风格写景和抒怀之作闻名,其诗歌简洁清新,有《回乡偶书》两首是最为人熟知的代表作。此外,他也是草隶书法家,对笔墨有着极高品位。在他的生活中,贺知章与李白、张旭等多位诗人结交,每次饮酒赋诗都能切磋技艺,被誉为“醉八仙”。他晚年放荡不羁,自称“四明狂客”,并以豪放旷放的风格赢得了“诗狂”的美誉。

天宝三年,贺知章请求成为道士并回到故乡,将家中的宅邸改建为千秋观,还求得周宫湖一片作为放生池。玄宗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并赐给了一曲镜湖剡川。这段时期内,贺知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手稿,但由于当时文字传播有限,现在存世的手稿非常少。他的一生充满了文学创作和友情交往,最终在八十六岁的时候病逝。

肃宗乾元初为了表彰他对朝廷的旧日功绩,又追赠他为礼部尚书,使得他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份光辉。尽管现存作品数量有限,但贺知章所创作的绝句仍然脍炙人口,其中尤以《回乡偶书》两首最受推崇,这些作品至今依然流传不息,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