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参同契作者传承再考道德经第二章的权威朗诵

【内容提要】:本文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梳理《参同契》作者传承的基本状况,对《参同契》的作者传承情况进行一次探讨。本文将集中针对《参同契》下篇提出三个疑问,通过对疑问的考察,重新提出《参同契》的作者传承体系的可行性倾向。

【关键词】:《周易参同契》 作者传承

在道教丹功中,《周易参同契》(以下简称《参与)与 《悟真篇》合称“双壁”,一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内丹还是外丹,无不把《参与》放在非常崇高的地位,后世的丹家都通过作注的方式对其进行过进一步阐发,诸多派别的丹功对其有着和于自身派别的一致性阐述。但是由于典籍中的文献材料很少,对参加研讨会还需挖掘。尤其是在对于参加的人物更是有多种版本现于世间,其中各自持有一定道理,但只能有一定的结果,我们希望我们所做的探讨越来越接近吧。(图34)

史料梳理

(1)彭晓注本:

在彭晓注本书首,《神仙传》引:“按神仙传真人魏伯阳者会稽上虞人也。”他修真潜默养志虚无博瞻文词通诸纬候恬淡守素惟道是从。他每视轩冕如秕糠焉不知师授谁氏得古龙虎经尽获妙旨乃约周易撰三篇密示青州徐从事徐乃隐名而注之至后汉桓帝时公复传授与淳于叔通遂行于世。

从中可以看出彭晓本关于魏伯阳、徐从事和淳于叔通之间关系的情况,这个说法表明魏伯阳先后将秘术转授给了徐从事,并由徐从事隐名地为之注解,然后再由淳于叔通继受并流布此书。

(2)阴长生注本:

阴长生注本序曰:“盖闻参与者昔即古龙虎上经,本出徐真人。”他又指出:“凌阳子在崆峒山转授与徐,从事则将此学秘密地教授给了淳于君,而淳于君则仰观卦象以定阴阳。”

(3)容字号无名氏注本:

无名氏注本序曰:“参与者昔即龙虎上经……后魏君改为参与托在周易……圣人傳授故曰經也。凌阳子於崆峒山傳與 徐從事, 從事則將此學秘密地教授給了 混於君,而 混於君則仰觀卦象以定陰陽。”

参与以外的心证旁证

(1)玄光说:

曾慥(﹖—1155),号至游子,他撰於1151年前后的『道枢』卷二十六云:「玄光先生曰: 徐從事拟龍虎天文而作參與上篇,以傳魏君;魏君為作中篇,以傳於 混於叔通;叔通為制下篇以表三才之道。」

(2)刘知古说:

劉知古(唐明皇時人)對這一問題也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參與…書出五相類二卷假大易爻象以論修丹之旨。」

(3)葛洪說:

葛洪(284-364),字稚川,在他的著作『神仙伝』中記載到:「...會稽上的虞縣居民之一個叫做嵇康的人,因為喜歡讀書,所以就開始學習一些奇怪的事情。」後來嵇康遇到了一個老仙師,並且通過老仙師的手續獲得了一些特殊力量,這些力量讓嵇康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大賢士。

(4)陶弘景說:

陶弘景(456-536)所著『真诰·稽神枢』云:「定录府有典柄执法郎是淳于斟」,這裡提到的是漢桓帝時期,一個叫做淮南王的地方官員因為好奇心強而被吸引進入了一個超自然世界。在那裡,他遇到了一個稱為慧車子的仙人,並且從慧車子那里學到了很多關於如何長生不衰的事物。

總結:

根據以上所有資料分析,我們可以得知當代對參與之爭議存在較大的分歧,有的人認為它主要是一部內丹術典籍,也有人認為它包含了外丹術元素。而且,在不同時代不同的歷史背景下,其實用價值和文化意義也不盡相同。我們應該更加重視那些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界限、揭示我們共同文化遺產深層次內涵的一般原則,以及那些具有普遍意義、跨越個人偏好的核心概念。我們需要更加嚴肅地對待這種研究工作,不僅要注意科學性的質量,更要關心它是否能夠促進我們對自己過去以及未來更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