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在“平凉市委大讲堂”进行了演讲。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讯(首席记者邢剑扬)10月23日下午,在平凉市平凉剧院举行的第17次“平凉市委大讲堂”上,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以主题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几个问题”的讲座吸引了900余名干部群众的关注。当天下午,平凉市的这位78岁高龄老人深入浅出,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实例阐释了他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独到见解,让在座听众耳目一新,又振聋发聩,博得了听众们热烈掌声。
1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泛爱情论与性善论
王蒙认为,中国特别重视家庭和社会关系,把这些关系化为了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在封建时代,你靠什么来维持你的封建权力中心稳定性呢?靠家庭和社会关系。因为从古至今,我们所宣讲的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我们中华文化中关于生命价值的一种认识。这体现了一种爱情观,即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这个观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的特色。
2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泛哲学论,也就是整体论
王蒙说,中国文化注重的是整合、联系和推导。我们注重的是大概念,而不是具体事实。比如春节、中秋佳期等重要节庆,它们都有着广泛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情感内涵,不仅仅局限于个别人的喜悦或悲伤,而是整个家族乃至全社会共同参与并享受。
3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泛相对论,亦即机变论
王蒙认为,每一个重大節慶都有它独特的心理状态变化,比如农历年初一过年的欢乐与团圆,再到端午、中秋等各自不同的喜庆氛围,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生活不同阶段需求适应性的能力。这种机变能力,使得无论面临何种困难,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从而保持国家和人民持续发展。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重大節慶都是一次国民情感的大爆发,是一种集体记忆与历史经验共鸣之时,也是凝聚力增强、精神力量提升的时候。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情感财富,为我们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