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各省的风俗特色中,苗族的农事节日与祭祀活动展现出独特之处。其中,“活路头”这一制度至关重要,它决定了苗族农事活动的序列和规律。根据传统,“活路头”是迁入村寨第一家的人,他们对当地气候最为熟悉,因此被赋予首先进行种植工作的权力。这包括浸种、开秧门、种棉等重要步骤。“活路头”的选择受到严格遵守,一旦违反,就必须向全村道歉并承担责任。
苗族农事节日主要包括开秧门、种棉节、杀鱼节、敬秧节和敬新谷。在开秧门仪式中,“活路头”带着供品到田里祝愿收获丰盛。在种棉节上,家族成员携带肥料拌好的棉花种子,与亲友共享丰盛酒肉饭菜,在神坛上举行祭祀,以求“花神”的保佑。在杀鱼节时,人们曾经在河边祈求雨水,现在则成为庆祝收成的一场户外聚会。在敬秧节和敬新谷期间,人们通过焚香祭祖来感谢土地的恩赐。
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苗族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也展示了他们对农业生产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于丰收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