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风俗宁都南云中秋如同游火龙

宁都县洛口镇南云村,传统民俗如诗如画。这里的卢姓家族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著称。据说,数百年前,这片土地遭受瘟疫之苦,人们在中秋之夜向天神祈求保佑。那一年的月色清辉下,一条火龙与一只火虎在天际盘旋,与邪恶势力展开了壮观的对决,最终将瘟疫驱散。这段传奇故事激发了村民们无限敬畏与感激,他们建起“火龙庙”,每年中秋节前后举办盛大的“游火龙”活动。

这项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阶段是禳火虎,从农历八月初一至十五,每晚组织7支由孩子组成的小队到各户送上吉祥。在此期间,“火龙虎进村生子生孙、进屋发财做屋、灶前老年转少年……”这样的童谣在每家回荡,让人心情愉悦。

第二阶段则是禳火龙,在八月十五晚,由7个小组组成的7支队伍来到“火龙庙”前的大坪上。49名壮汉手持竹篙,将热油浇注于纸卷上,然后点燃,形成长长的火龙。壮汉们高举竹篙,如同49条腾飞的 火龙与天斗争,那份力量和希望令人振奋。此时,全村人山人海,不仅本地居民,还有邻近乡亲和远方游客,都聚集在这里共同庆祝。

随后,竹篙上的朵朵焰光跳跃升腾,在空中舞动,无尽欢乐充盈着整个南云村。而戏台上的客家采茶戏,则是一场持续七天七夜的情景演绎,每日连续不断地吸引着全体观众。

正因如此,南云中的中秋节被誉为“竹篾(毛竹)游(走)红(烂)的节日”。这不仅展示了客家的信仰与文化,也彰显了他们勇敢拼搏的一面。2008年,这项传统活动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当地文旅融合提供了一道亮丽风景线。(龚映华/文钟小春胡冬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