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的神仙谱系之复杂,源远流长。从《太平经》中“神仙”的六等至陶弘景的《位业图》,再到张君房的《云笈七笺》所述十个等级,最尊贵者为“三清”、“四御”,最低者则是“城隍”、“土地”。这些分类经过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的演变,逐渐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体系。在此期间,“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地位被确立,而北宋时期则抬高了玉皇大帝,使其成为最高神,首领“四御”。
在道观中,“三清殿”和“四御殿”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神像最初是在北魏由寇谦之塑造,最早全面普及是在北宋真宗时期。大型宫观中的这两个殿宇,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神仙塑像,都根据历史和地理特点而有所不同。将“三清”合祀一处,大概起始于宋初。
在“三清殿”,三个老人正襟危坐,其中元始天尊居中,他左手虚捻右手虚捧,或持混元宝珠;灵宝天尊左侧,或执太极图,或持如意;道德天尊右侧,手执太极扇,他们象征着宇宙洪元、阴阳未判(元始)、混沌始判、阴阳分明(灵宝)、阴静阳动万物生长(道德)纪。
另外还有单独供奉老君的塑像,一般盘腿坐着,有的手倚几,有的手抚膝,都有平视双耳垂肩及飘洒前胸长髮。这与佛教中的释迦牟尼佛相似,是一种慈悲智慧之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与民间文化密切相关的是文昌帝君、福禄寿、三星土地爷城隍爷等许多人物,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功能,如文昌主宰功名利禄寿夭祸福,对读书人尤其重要;福禄寿掌管幸福吉祥长寿,对每个人都关系重大。而土地爷虽然级别较低,但作为地方水土守护神,在古代非常受欢迎。明代更是兴建大量土地庙,因为朱元璋出生于其中。“土地奶奶”的出现也让这个角色更加温馨可亲。
最后,将关公供奉作财神,也是对过去信仰的一种延续,他既是武圣又是财圣,被誉为司命禄佑科举庇护商贾招财进宝的大能 神。他不仅受到政府祭祀,也深入民间,每个行业帮会百姓都崇拜他,以至于他的庙宇遍布全国,其香火盛行如同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