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层带小院自建房松茂村客家围屋里的历史光芒闪烁

在松茂村的客家围屋里,历史的光芒依旧闪耀。这里曾经孕育了“一门三代连进士”、“一母十子九登科”的传奇故事,还出了被誉为广西清代“李清照”的杰出女诗人朱玉仙,以及被称为“江南才子”的老一辈家主朱光,这位爱国将领朱为鉁等许多知名人物。这座古色古香的村庄不仅是朱熹后裔历史文化的宝库,更是人才辈出的摇篮。松茂村中的客家围屋和屯内古名祠、昌穆庄客家古围城以及3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遗存,都汇聚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019年10月18日,《美丽玉林行》栏目组来到了松旺镇松茂村进行探访。在这个被评定为广西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的地方,我们发现了一座雄伟的客家围城王者气派地坐落其中。这座围城坐北向南,外墙由灰砂叠砌鹅卵石建成,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完好状态。围墙前有一个半月形的水塘,与传统客家的风水理论相呼应。

据民间传说,这里的松旺茂山屯是桂东南地区最佳的风水屋场之一,是朱熹第21代裔孙朱殿辅于清朝迁入定居的地方。这就是位于此地的大型祠堂——朱永茂祠堂,它建于清朝期间,并且是一座四进厅厦的大型建筑,以其雄伟美观和上乘材料著称特别是祠顶上的四副龙脊过拱形状“镬耳”,别具一格,为广西境内独具特色的祠堂之一。

进入这所宏大的祠堂,便能看到门额上醒目的“通奉第”三个大字,以及门联:“永扬敦笃德、茂育济世才”。按照清廷规定,从二品官职封赋“通奉大夫”,造宅建祠才有资格称“通奉第”。第三进厅堂檐梁上悬挂着祖孙父子的科甲之匾与墙上的红底金字“进士”匾。一系列祖孙父子兄弟叔侄连中科甲频繁出仕做官的情况,在清代广西乡间极为罕见。

紧邻这所宏伟 祀堂的是另一处重要地点——老一辈家的故居,即被誉为江南才子的公子俊秀。此楼始建于光绪四年,由欧式小楼与古色古香融合,形成独特穿越时空之感。而昌穆庄周遭则被厚实而坚固的地堡所环绕,如同船只航行一般,被群山环抱而又显得独立自足。

在昌穆庄,有一个以‘船地’格局闻名遐迩的小镇,那里的昌穆庄河流域如同船舶航行,而樟树高耸如桅杆,使得整个景象既壮观又充满诗意。此外,还有抗日英雄将军贼铤及其家族故居,这里展示了当年的抗战英勇事迹,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人类精神财富。

随着时间推移,不仅这些地方保留着最初的一份神韵,而且还逐渐吸引了更多游人来到这里体验那份悠久而浓郁的人文氛围。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我们走访这些地方时,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教谕学习还是考取功名方面,这里的每个人都表现出了非凡才能,每个家庭都培养出了优秀的人才。从明朝到现代,每一次成功都是对过去努力的一个回音,也是一个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