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旺镇松茂村,客家围屋的历史光芒被重新点燃。这里不仅有“一门三代连进士”、“一母十子九登科”的传奇,还孕育了广西清代“李清照”朱玉仙,以及被誉为“江南才子”的老一辈家人朱光和爱国将领朱为鉁。身处校园内的文昌阁,沧桑感浓。
朱永茂祠堂的四副龙脊过拱形状的“镬耳”,彰显着家族的名望。这座祠堂坐北向南,由灰砂叠砌鹅卵石建成,保存完好。旁边水塘如同客家围屋风水理论中的阳阴之象。
据说,这里是桂东南地区最佳的风水屋场之一,是由清朝时期出征归来的朱熹第21代裔孙朱殿辅定居的地方。朱永茂祠堂是一座四进厅厦建筑,以其雄伟、美观著称,尤其是顶部设有独特龙脊设计,为广西境内独具特色。
入门便能看到醒目的“通奉第”字样,门联中传达了家族尊贵与德行。此外,一级厅堂悬挂着祖孙父子的科甲匾额,与墙上的红底金字“进士”匾相呼应,这些都是在清代广西村落极为罕见的情况。
与祠堂相邻的是欧式别墅型小楼——朱光故居,它交融着古色古香与现代气息。在这里,还有一座被誉为最有特色的客家城堡——昌穆庄,它以船地格局闻名于世,从高处看像航海中的船只,预示着村中人的远大志向和顺利前程。
昌穆庄城墙厚实,被生长茂盛植物覆盖,每个方向都筑有炮楼8个、观察孔360个构成严密防御体系。城内多数居民生活在三进砖瓦结构的客家围屋式建筑中形成的小院落。
我们还参观了抗日爱国将领朱为鉁将军故居,该故居经过修复后,更显生动活泼,为古老昌穆庄增添新魅力。而文昌阁则传承着崇文重教的精神,让每一位游访者都能感受到这里的人才辈出的秘诀。
从明末护国庙到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的地标性建筑,再到位于松旺镇的一中旧书院门楼,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丰富的人文历史足迹今年获评广西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将更好地保护这些遗迹,并对这片土地上悠久而深厚的人类活动进行研究和挖掘,让更多人了解并珍惜这一块充满历史文化精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