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缩影乡下自家院子设计图片中的人物故事

在这片被誉为“客家庄园”、“民间故宫”的培田古村落中,地处闽西连城县境内的厥后堂,以其典型的客家“九厅十八井”建筑特色闻名于世,与客家土楼、广东围屋并称世界客家建筑三大奇葩。该堂占地1600平方米,是由培田吴氏第十八世祖三亭公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兴建,它以明清时期的客家古民居建筑群为代表,总面积达7万平方米。

厥后堂不仅体现了精致的建筑和精湛的工艺,更是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之所在。在这里,历代吴氏族人秉承着儒家的传统思想,“维耕继读”,开拓进取已有800余年。厥后堂具有相当代表性,不仅注入了不少儒家文化元素,而且整座宅院由青砖风火墙包围,古朴厚重;花厅云墙、飞檐翘角饰以琉璃花格漏窗,旁边题诗作画附抒情对联。

从《培田吴氏族谱》中的赞语我们可以看出,长子吴正官是一位耕勤读优的人物,他平生修己以严待人以宽,是一位孝友无间且常以诗书作美闲居无事即楷书的人。他逝后,由他续建厥后堂,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来展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学习和教育的重视,以及对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一贯坚持。

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与环境熏陶,该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厥子必肖,厥孙必贤”的现象,这种情况反映了当地人的认同感以及他们对家族荣誉与历史记忆的一致追求。培田 厥 后 堂 的 历史 是 客 家 人 “ 崇 文 重 教、耕 读 传 家 ” 的 文 化 精 神 在 闽 西 这 片 土 地 上 承 继 发扬 的 生动 体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