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仙体系中,许逊(239年-374年),字敬之,晋代著名道士,以南昌县(今属江西)长定乡益塘坡人闻名。许逊于晋太康元年(280年)出任四川旌阳令,因其清廉、仁孝而被民众尊称为“许九郎”、“许旌阳”、“旌阳祖师”、“感天大帝”。在江西省内外,许多建筑和祠堂以万寿宫命名,以示对他的崇敬与纪念。至今,在新建县的西山上,有一座规模宏伟的玉隆万寿宫,是最早建成且最大的一处道教宫观。这座庙宇创始于东晋,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被后世修葺并扩建。
据文献记载,许逊博通经史、天文、地理、医学等多门学问,并精通阴阳五行学说。他二十岁便被举为孝廉,但屡次推辞官职。三十六岁时,与文学家郭璞结伴游历名山胜地,最终选择隐居在南昌西郊的逍遥山。他生活简朴,不愿仕途,却以孝悌忠信教化乡里深受人们尊敬。
在任旌阳令期间,许逊去贪鄙减刑罚,倡导仁孝,对待贤良远避奸邪,他实行了许多利国济民的措施。在一次大水灾害中,他让农民到官田耕作,以工代税,使灾民得到了救助。在瘟疫流行时,他用自己的药方救治病患,使人民感激涕零,将他赞颂为“人无盗窃、吏无奸欺,我君活人”。
后来,当彭蠡湖水灾连续发生时,他率郡民疏浚湖区,又前往湖南、湖北等地消除水患,为豫章治水立下汗马功劳。当朝廷将其遗爱所在地改名德阳城,也是对他的肯定。此外,还有《转轮歌》中的话:“畜生本是人来变,人畜轮回古到今。不见披毛并戴角,劝君休使畜生心。”表达了对于生命价值和轮回观念的思考。
最后,由于八王之乱导致朝廷混乱,即使得到皇帝赐匾表彰,但仍旧返回故乡传播孝道,与吴猛共同传授秘法,最终成仙飞升,其事迹因而被神化。宋代更是极度尊崇他,将西山游帷观升格为玉隆宫,并封其为“神功妙济真君”,成为宋代著名道观之一,而他的事迹也随着时间被更多神话故事包裹,让他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