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年轻人如何从中获得两大益处
在春秋时期,老子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著作了《道德经》,这部作品经过两千多年的时间考验,成为了百代传颂的经典。鲁迅先生曾评价老子之辈:“盖其枭雄”,认为老子的智慧在于不撄人心,即先自致槁木之心,立无为之治,以化社会达到太平。这种无为而治的智慧至今仍具有很高的价值。
对于这个问题,我听到过很多不同的意见,有人说应该50岁之后再读《道德经》,也有人说越早接触《道德经》越好。其实,每个人的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是我认为人不应该太早接触《道德经》,比如刚识字的儿童就不适合读《道德经》,首先内容晦涩难懂,其次孩子在天真无邪的年纪对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应该让他们充分去探索世界,而不是选择无为。
同样,人也不能太晚阅读《道德经》。当人到了知天命之年,对于世界的诉求已经没那么多了,也就是说本身就已经快达到无为的状态了,这时候再去读《道德 经》其实是多此一举。我认为二十多岁的时候阅读最为合适,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对周围现实有足够理解,同时又充满冲劲,不容易放弃追求,但同时也不至于盲目用力过猛。
如果你是一个年轻的读者,还在犹豫是否该读《道德经》,我将告诉你阅读它带来的两个好处:
帮助年轻人在浮躁时代让心灵回归平静。
以无为的心态面对生命中的得与失。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让我们的内心更加稳定,从而能够更清醒地判断事物,更冷静地处理问题。在浮躁时代,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保持内心的一片宁静,这种宁静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加明智和理性的决策,从而避免因冲动或焦虑导致错误的情绪反应。
第二个好处是能够以一种恰当的心态来看待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会遇到成功和失败。这一点体现在塞翁失马这样的故事中,无论结果如何,最终都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事象。而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学会接受这一点,并且学会从每一个事件中学习,而不是因为小小挫折就感到绝望或因为偶尔的小幸运就沾沾自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道德 经》的智慧提醒我们,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念,不要被外界变化所左右,不要沉迷于功利主义,而要始终保持内心的一份平和与坚韧,使自己能够顺应世变,与时俱进,在不断变化的地球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