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鼻祖之狐刚子最大黄白师傅

狐丘,亦称狐刚子,道家炼丹之杰。其生平不详,为晋代人,与葛洪同时期。据今人考证,其著述《五金诀》中,被誉为“最大之外丹黄白师”。他是东汉末年黄白术的代表人物,魏伯阳或为其师,而葛玄则似与之有交往。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我国炼丹术的高峰,是一位卓越的化学发明家。遗憾的是,他的作品未能完整流传下来,只在唐初和唐代的一些古籍中留下了零散佚文,如《黄帝九鼎神丹经诀》、《龙虎还丹诀》、《太古土兑经》,以及《通志·艺文略》记载下的《金石还丹术》。

狐刚子的著作包括《五金粉图诀》(又名《粉图经》、《粉图》、《五金诀》,或称《狐刚子万金诀》)、《出金矿图录》(对金、银地质分布、寻矿采集、冶炼工艺进行了研究)、河车经和玄珠经等。此外,他撰写了多部关于炼制贵金属和合金的技术书籍,其中“吹灰法”(即锡灰坯炉法)和“取精华法”(从石胆提取硫酸)都是世界最早记录之一。

此外,他还创造了一种杀毒方法,即将黄金融入盐末中,使得黄金分散附于盐末表面,然后蒸去水银,以洗净盐末得到极细的 金粉,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明代本草学者所著的 《本草纲目》的时代。这不仅显示了他在水银制炼史上的成就,也揭示了他对不同用途水银分型及其制备方式有深刻认识。他不仅发明这些技术,而且还对这些技巧进行了定量研究,其实验结果甚至达到了理论数字百分之八十七。

此外,在铅化学领域,他提出过“九转铅丹法”,这是关于制取铅化合物Pb3O4最早文献之一。他的贡献也体现在合金学上,因此被视为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人物。赵匡华先生认为,狐刚子的成就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对五金属形成合并及其性能认识具有很高价值,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