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路,经过了岁月的沉淀。山上道士们修炼已久,时间仿佛凝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人潮涌动,这条经年累月修筑的小径成了香客前来朝拜的必经之路。朝闻道,夕死可矣?山上传来的诵经声,让人心醉神迷,如同听到了天地间最真切的声音。
三清祖师前,一阵阵唱词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中,那是对太平盛世的一种向往和祈愿。在银杏树下,它们的叶子繁茂,树影摇曳,为这道观增添了一丝生机。而小道士却问出了一个问题:“师父,我们能羽化登真吗?”但他的师父只是严厉地回答:“去去,看谁教你的!”
他们是守护者,以身相许,为山下的百姓祈求平安与福祉。他们心存善念,对三宝供养,却从未想过会有今日。一夜之间,银杏树叶落尽,大殿前的道路变得坑洼不平。一声炮响,他们看到了日本人的到来。这群日本人带来了粮食,并向天尊忏悔自己的过错。但藏书被搬走,而翻译官不断警告,这一切并非表面所示。
随着日子的流逝,他们似乎得以安宁,但香客依旧稀少。这次,他们发现道路崎岖,便再次进行维修。但当他们返回时,只见大殿前一片狼藉,被屠城了。不知何时,当法事进行时,一群身穿灰布军装的战士请求收留伤员于此。老道士沉默后,他带着两个病重者下山去了。
夜幕降临,但月光全无,只剩风暴与漆黑。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继续前行,与杂草逆行,却无法避免眼前的光亮——那是一座浮华之都,让人难以移开目光。那两位年轻人们愤怒质疑:这是寻找日本人的路,不是吗?老道士再次沉默。他赶着车,在道路上疾驰而去。
第二天,大殿门前院子里铺满了伤员。大殿内长跪三清像前的老道士,不知道这是对还是错。他不知道这一切是否值得,即便是千年的宫观、法脉传承,无上的道统,也抵不过他心中的凡念和贪求。那是一种先国后道的心念,一种解放民族的心愿。当他说出“登真?下辈子吧。”时,他似乎是在问自己,又像是回答自己。不久之后,日本人找到这里,而老道士放下拂尘,不管刑罚也不退缩,他誓要与祖师大殿共生死。
然而,当伤员们沿着新修的小径下山时,只留下三个小童抱著残存书籍,没有哭泣,因为他们知道这就是“得 道”。随后,那条曾经的小径重新平整断壁残垣里的银杏芽又开始抽出新芽,就如同生命永恒不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