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哭嫁歌

历史渊源岭南嫁女之日,新人盛饰庙坐,少女亦盛饰夹辅之,迭相歌和,含情凄婉,各致殷勤,名日“送老”,言将别年少之伴,送之偕老也。其歌也,静江人倚《苏幕遮》为声,钦人倚《人月圆》,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凡送老皆在深夜,乡党男子群往观之,或于稠人中发歌,以调女伴,女伴知其谓谁,亦歌以答之,颇穷中其家之隐匿,往往以此致争,亦或以此心许。

到了清代,一些地方志中出现了关于哭嫁歌的记载。如嘉庆年问湖南的《宁远县治》卷二,记下了该省南部五个州县哭嫁歌的流行情况:

宁俗:于嫁女前一夕,具酒馔,集妇女歌唱。歌阕,母女及诸故伯姊,环向而哭,循叠相继,达署乃止。此风不知始于何时,而道、宁、永、江、新五州,如出一辙。

清末光绪年间,广西《迁江县志》卷三有:

婚嫁,女家于前三日,请亲友妇女,终夜唱歌,谓之“离别歌”,言其别父母兄弟之情也。又谓之“送老歌”,言其姑表姊妹,送之偕老也。

初年以后,关于哭嫁歌的记载多了起来,如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刘万章的《广州旧婚俗》、王兴瑞、岑家梧的《琼崖岛民俗志》、黄占梅等主修的《桂平县志》,以及解放后的各种风俗志、婚俗志、地方志都有相关的内容。“从哭嫁歌文本内容来看,涉及封建社会生活较多,应该是这个时期才真正成熟并习以为俗的。近代,哭嫁之俗尤甚,有“不哭不发,越哭越发”之说。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婚姻家庭制度随之变革,哭嫁歌亦失去生存的土壤,渐趋消亡。在现代社会,仅在交通闭塞、落后贫困的某些边远地区尚有残留现象。

湘鄂川渝黔土家族聚居区处在长江上游与长江中游的交接地带,“连山叠岭和险峡急流,地僻民贫,易守难攻,历史的节拍比外围地区舒缓。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过武陵山,止于南岭,是一条文化沉积带。古代的许多文化事象,在其他地方已经绝迹或濒临绝迹了,在这个地方却尚有遗踪可寻。”哭嫁歌便是其中一例。直至今天,在偏远的山村,也还有姑娘在出嫁时哭嫁。虽然哭嫁之俗在本地曾盛行,至今尚存哭嫁遗俗,但有关土家族哭嫁歌的文献材料却很少,现可见的最早的是清乾隆时期著名土家族诗人彭秋潭(1748~1808)记载说:“十姊妹歌,恋亲恩,伤别离,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枝’遗意也。”还有一首竹枝词:

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

宁乡地近巫山峡,犹似巴娘唱竹枝。

土家族新娘如果在出嫁时不哭,则表示对父母不孝顺,毫无依恋。在土家族流传着“会哭不会唱,姑娘没人望”的传说。唱哭嫁歌成了衡量女子德行的一个标准。所以,土家姑娘如果不会哭嫁,会被人耻笑。年代久远,相沿成俗,哭嫁歌就是历代姑娘们集体创作的文学珍品。

土家族哭嫁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及明《思南府志》载,在秦汉以后即有土家族人在此开垦耕耘、繁衍生息。古时,土家族的婚姻比较自由,只要男女双方愿意,并征得族中土老师的准许,便可订亲、婚娶。随着封建礼教的发展,土家族的自由婚姻和民族一样,也逐渐被包办婚姻所替代,讲求“父母之命、媒约之言”,“门当户对”等条件。

与此同时,土家族姑娘对包办婚姻不满而衍生的哭嫁现象就逐步表现出来并发展成内容丰富的文化现象。直至解放后,包办婚姻的现象才得到基本遏制。不管婚恋形式如何发展,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亦喜亦悲的挥泪恸哭却亘古不变。即使在民族交往频繁,文化渗透迅猛的今天,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也要向前来贺庆的亲朋好友献上一曲曲悲欢离合的哭嫁歌。艺术特色结构特征土家族哭嫁歌结构自由,演唱灵活、内容丰富,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歌曲往往采用一曲多用的方式,以相同结构的音乐,唱出不同的歌词。既有数百年来沿袭不变的固定程式,又有即兴而作的内容,哭中有唱,唱中有哭。句式自由、长短不一、语言含蓄明快、民俗性很强。不像汉族哭嫁歌则句工工整、起承转合分明、文学性较浓。

哭嫁歌虽然有固定的程序,但具体唱词一般为即席作,见娘哭娘,见婶哭婶。哭词也各不相同。当然也有固定哭词,如“比古人”、“共房哭”、“十画”、“十绣”、“十二月”等。哭有曲调,抑扬顿挫,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唱哭结合的艺术。嫁娘必在此前求师练习(当然是秘密的)。表演形式土家族哭嫁歌的哭唱形式有群体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分为:“一人哭唱”、“两人哭唱” “多人哭唱”三种形式,都由女声演唱,无伴奏。

1、“一人哭唱”, 即姑娘哭泣诉自己的命运、哭唱祖宗、父母的养育恩情、兄嫂姐妹的情谊、以及哭诉封建婚姻和媒人的可恶可恨的欺骗行径等。

2、“两人哭唱”, 即是由出嫁姑娘先哭唱,陪哭人在一旁劝慰哭唱,从句尾插入,两人哭唱一起一落(也有二人对哭唱的)自然的形成摹仿式多声部音乐。

3、“多人哭唱”,是众人与新娘同时哭唱,根据各人的身份不同,所唱的内容也不一样,实际是一种多人混唱的形式。还有一种“多人哭唱”叫 “ 陪十姊妹 ” ,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独特形式。新娘出嫁的头天晚上,爹娘邀请亲邻中的未婚姑娘9人,连新娘共10人在新娘的闺房围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称陪十姊妹歌。十姊妹围坐一桌,首先由新娘哭 “ 十摆 ” ,新娘哭 “ 一 摆 ” ,厨师在桌上摆一样菜,摆完后,其余九姊妹轮次哭,最后又由新娘哭 “ 十收 ” ,厨师再一样一样将酒菜收进,菜收完, 陪十姊妹活动即告结束。 哭嫁的歌词内容很多, “十摆” 、 “ 十收 ” 有哭祖宗之德,爹娘之恩,姐妹之谊,兄嫂之贤,故土之情等等,有时也骂媒人。陪哭多是难分难舍的缠绵之词。音律多用七宇八句的顺口溜。

土家族哭嫁歌按不同的形式还可分为:连续哭唱、间断哭唱、抱着哭唱、跪着哭唱,新娘领唱、众人一起哭唱等等。土家族哭嫁歌都是由新娘、亲属和陪嫁女自愿、自发地进行。演唱方法作为一种民间流传的礼俗歌,哭嫁歌的演唱是很有特色的。例如,土家姑娘哭嫁形式上以歌代哭,以哭伴歌,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用“哭”来倾诉离别之情,其演唱要根据一定的节奏,抑扬顿挫,一泣一诉,哀婉动人,是一门唱哭结合的艺术,嫁娘必在此前求师练习哭唱方法。因此哭嫁歌的唱法既有个人发挥空间,又须延续传统,根据相对稳定的模式演绎哭嫁歌的唱法。 就总体而言,唱哭歌时,每句歌词的前中尾常常会加一些“衬字(词)”,被称为“歌头”、“歌间子”、“歌尾”。如下面这句歌:

(啊伊乃喔呼娘啦)尖尾剪刀(喔呼)银线(哦)缠(啦),(喔呼娘啦)

这种在歌词的前中后都加衬字的唱法,能使唱腔绵延,语调跌宕,思绪反复,情感饱满,显得很有生气。婚嫁中唱这种缠来绕去的哭别歌,最能体现嫁娘对故乡亲人的难舍难分和对少女时代的万般依恋。

歌头,指一段哭嫁歌的开腔。一般用“哎呀”、“啊伊乃”等引起。在唱歌头时,一般要求有开阔的唱腔,声调较高,表现为强音声调。尽管哭嫁是以悲哭为表现形式,但目的还是为了喜庆,只有将哭嫁歌开头唱得高亢嘹亮,才能吸引更多的亲邻好友前来捧场;也只有将开头的哭嫁对象唱得清楚明白,才能表达嫁娘对亲人朋友的爱戴崇敬和对待事物的庄重认真。当然,根据场面的不同转换,有时也可省略“歌头”。

歌间子,又称“歌衬子”,指在哭嫁歌中间为缓气以表达深情而出现的衬托字,一般是“哦”、“恩”、“蛮”、“啦”等多以方言平音唱出的语气词,其中“喔呼”最为常见。所以,在鄂西唱“歌衬子”又叫“打喔呼”。由于各地的方言有很大差异,所以“歌间子”的出现位置和唱腔也有很大不同。在土家族七言唱词中,出现在第四、五字之间和第六、七个字之间的“歌间子”,一般拖腔较短促,且唱为降调,显得平稳深沉。这种唱法,利于表达土家女哭嫁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利于表现土家族深厚的习俗文化底蕴。

歌尾,就是哭嫁歌唱法的收尾,以“啦”、“呀”和“喔呼灰”等词最为常见。在土家七言唱词中,一般歌尾有两个衬字(词),在尾词前后分别加一衬字,前者唱升调,音节较短,而后者唱降调,且有较长拖腔。当然,由于不同哭嫁对象在重要性上不同,有的歌尾则要将重要的哭嫁对象的名字或称呼,通过衬词再唱一遍。如:“哎呀我的爹/哎呀我的娘/画眉难舍翠竹山/鲤鱼难舍养鱼塘/金钩吞下肚/牵心又挂肠/我的爹呀~娘啊——。”。这里的“我的爹呀~娘啊——”,就是这类歌尾。

“哭嫁歌”的哭唱者一般都运用真嗓哭唱。哭嫁者在哭唱时,唱者以“哭”代“歌”,悲切的哭声始终贯穿在每句乐句中,多用较低沉的声调低声泣诉,声音柔和中带着张力,唱至激动处,吐字不清,浊音很多,当中加上抽咽及哭声的起伏,在唱哭叹句时,抖音特别多。在“哭嫁歌”中,必然出现哭腔,哭腔既指哭嫁整体的悲切哭泣风格,也包括在每句乐句中,结尾时必出现带哭声的哭叹衬句。在此句出现的特殊唱腔,也称“哭腔”。在唱“哭嫁歌”时,所有歌唱者必须掌握此种“哭腔”,唱时必须声泪俱下,以至“哭腔”成为“哭嫁歌”的典型音乐特征,“哭嫁歌”因而自成一声乐系统。

当然,哭嫁歌唱法忌讳生搬硬套,以上只是其传统唱法的主要模式,实际演唱中是很灵活的。传承意义土家族哭嫁歌从创作、演唱、传承诸方面看基本上是女性的活动,可以说是在土家族社会中一块独特的女性空间。它以声悦耳, 以情动心; 它自然祥和,醇厚浓烈, 朴素亲切。是土家族历史、生活、信仰、价值观的外露;是土家族特定需求的反映,民族心理的反映,民族生存关系和生命观念的显现;体现着民族的情感和性格特点。传承保护在日常生活中,民众普遍使用口述的方式来描述人类的基本活动,这是有别于文字记录的对自己群体历史的记忆内容。这些记忆,就是所谓社会记忆或日群体记忆,它既符合个体记忆的一些规律,又具有群体记忆的某些特征。社会记忆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鲜活性,是它与活动者的紧密联系性。民众往往以最富于活力的语言将历史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向我们昭示着生活的本质。因为,无论是有关哭嫁歌的文献记载,还是哭嫁歌文本,它们本身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静态的展示,所以,要深入理解哭嫁歌,我们就应该到哭嫁歌的行为主体中、到哭嫁歌的生存语境中去探询。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比较真实地揭示哭嫁歌的意义,尤其是对土家族妇女的重要意义。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土家族哭嫁歌”榜上有名,这标志着这一少数民族民歌正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