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954),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杰出道士。他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他以深邃的智慧和超凡的修为,成为了后世追寻长生不老之路的人们心目中的楷模。
彭晓本名程秀川,号真一子,是西蜀永康人。他从小就对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与朋友何五云一起喜欢敲竹子,这种简单而纯粹的情趣让他在年轻时便展现出了超脱尘世的心态。在后蜀时期,他通过明经考试登上了金堂令这一职位,这是一份相对重要的官职,但他并没有因此满足自己的野心,而是继续探索更高层次的事物。
据传说,彭晓曾遇到了一位神秘的人物,那个人教会了他丹诀之后,他就在飞鹤山自称为“昌利化飞鹤山真一子”,开始了他的内丹修炼之路。他用篆符来帮助人们治病,被尊称为铁扇符,并且能够发出鸾凤的声音,让人肃然起敬。
当蜀主孟昶召唤他,为的是询问长生久视之道,而彭晓则给出了一个深刻而富有哲理的话:以仁义治国,就像尧舜时代那样,即使万古流转,也能保持长生。孟昶被这番话所打动,便授予他朝散郎、守尚书祠部员外郎以及紫金鱼袋等荣誉。
彭晓对于性命双修持有独特见解,在养生和阐发内丹思想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坚信人可以成仙,并提出了建立在阴阳理论基础上的“仙道”、“鬼道”学说。他认为乾坤之气中既有阴也有阳,有清也有浊。清阳者主生,积之者成神仙;浊阴者主死,积之者成散鬼。而通过还丹,使自身成为纯阳真精,就可以与天地同寿,实现长生不死,即身成仙。这一思想虽然被世人怀疑,但也顺应了当时道教方术由外丹转向内丹的历史趋势,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特别是基于《参同契》原理解释内丹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我们仍然能够阅读他的著作,如《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鼎器歌》、《还丹内象金钥匙火龙水虎论》,这些都收集于《正统道藏》中,它们提供了一定的研究资料,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彭晓及其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精神。此外,《云笈七谦》的卷七十部分录载其《黑铅水虎论》、《红铅火龙论》,也是研究其思想非常重要的文献材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