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如同唐末五代时期的道士真一子彭晓犹如璀璨星辰在那片历史的夜空中闪耀着光芒

彭晓(?~954),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著名道士,本姓程,字秀川,号真一子,出生于西蜀永康人。年轻时,他与击竹子何五云结为好友,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后来,他在明经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任命为金堂令。在他的生活中,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神秘的人物,从而获得了一些丹诀,并自称为“昌利化飞鹤山真一子”。彭晓以其独特的手法,用篆符治疗病人,被人们尊称为铁扇符。他还能长啸,发出鸾凤的声音,这让他声名远扬。

蜀主孟昶对他的才华和智慧印象深刻,不断地召见他,询问关于长生久视之道的问题。彭晓回答说:“以仁义治国,就像尧舜时代一样,那样的话,即使是万古之后,也能不死。”孟昶被他的话所打动,将他提拔到朝散郎、守尚书祠部员外郎的职位,并赐予紫金鱼袋。

彭晓在性命双修方面有一番建树,在养生学说和内丹思想上也有显著贡献。他认为通过内丹,可以实现成仙和长生不死。他提出建立在阴阳理论基础上的“仙道”、“鬼道”学说,将生成万物的乾坤之气分为清阳和浊阴两种,以此来解释生命和死亡,以及如何达到成仙或成为散鬼。而通过还丹,可以将个人有限形躯与天地无涯元气相结合,使自己成为纯阳真精之形,从而与天地同寿,为身成仙提供了可能。

彭晓要求志士们要彻底放弃声色、嗜欲、名利,只投身于灵山隐居,与其他志士结交,以期望达成这一目标。他的成仙思想符合了当时道教从外丹转向内丹发展趋势,同时也坚持了那些被世人怀疑和质疑的长生不死及即身成仙说的观点。这一点给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外,他对于《参同契》的注解以及其他有关炼药的著作,如《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鼎器歌》等,都对研究内丹思想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