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常真人宣讲道教源起与传承的物品典藏

李志常(1193-1256),元初著名全真道士,字浩然,其先在河北永平人。幼孤,被伯父养育。他十九岁时,不从伯父的婚姻安排,而是独自一人游历云水。开始时,他隐居于东莱之牢山,再迁至天柱山仙人宫,宫主邱处机请他前往学习。元太祖十三年,李志常跟随邱处机到达莱州,并被赐予“真常子”的称号。

次年,当邱处机被召往西京觐见后,李志常作为十八位随行之一之一而被选中。当邱处机返回时,他留在燕京长春宫,与尹志平共掌教门事务。在太宗年间,李志常参与了对太子的教育工作,为其教授《易》、《诗》、《书》、《道德经》和《孝经》,他的学问深受赞赏。

然而,在一次诬告案件中,尹志平遭到了逮捕,而李志常则请求代替他承担责任,以保护宗师的声誉。这段经历显示了他的高尚品格和对教门正义的坚持。在太宗五年期间,当汗庭鲜有儒家士人时,太宗为了培养蒙古贵族子弟,便命建立国子学,并选汉族教师来教导他们。李志常因此获得重用,并推荐冯志亨帮助管理国子学。

在宪宗时代(1251-1294),李志常不仅受到宪宗的信任,还曾多次与宪宗讨论治国保民之术。他提出了使用才德之士以诚心服务国家、安定百姓生计的建议,这些言论深得宪宗青睐。此外,他也积极招纳流离失所的人们,让他们在斋堂吃饭,即使这些人厌烦,也没有让公出手相助。不过,由此一些流离失所的人转而崇拜道教,这一举动赢得了许多人的赞誉。

尽管如此,全真道最终因佛道矛盾激化而遭遇打击,最终导致了全真教鼎盛局面的结束。而当张忠敬继任掌教后不久,李 志 常便去世了。但他的一生对于全真道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追赠为“真常上德宣教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