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归自然本真抛弃仁义的枷锁在庄子马蹄中寻找大道至简的唯美句子

张永祥

《马蹄》开篇即言马之本性:食草饮水,奔腾欢悦,活得悠然自得,颇具风骨。伯乐一来,从此汩没性灵。庄子用一连串惊心动魄的动词,为我们刻画了一幅幅真实到近乎残酷的伯乐治马画面:“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 之、驰 之、骤 之、整 之、齐 之,而后有鞭荚 之威,而 马之一死者已过半矣。”马儿身上遍是伤痕,死者过半,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类何曾考虑过马儿的喜怒哀乐,更何曾考虑过其余生物与我们共存一隅所承受境遇有多么不堪?

人作为万物的灵长常以万物为我而生,但也应深思熟虑于其他生命与我们的共存关系,以及它们在这个世界上所遭受的情感和痛苦。在这过程中,我们必须质疑那些基于权力和控制的人类行为,如同伯乐对待他的千里马那样,将它们从自然状态中夺走,让它们成为工具而非自由个体。

这样的思考方式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观点,即认为人类应该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超越了世俗伦理规范,并且拒绝了那些束缚人的规则和习俗。这种思想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对自由生活方式的大力倡导,以及对自然界内在秩序的一种敬畏。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经常看到人们被各种形式的约束限制着,不断地追求个人利益和成功,无论是通过暴力的手段还是通过智慧或技巧。这一切都背离了庄子的理想,其中包括一个没有争斗,没有压迫,没有差异的地方,那里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展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的目的而存在。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模式,看看是否能够找到一种更合乎自然法则,更符合人性的生活方式。这意味着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心结,不再强加给自己或他人不切实际的标准,或是无休止地追求外部认可。

最终,只有当我们学会欣赏并尊重周围环境中的每一个生命时,我们才会真正理解什么是“至德”,什么是“至简”,以及如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