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房中术:抛弃仁义枷锁,追寻《庄子·马蹄》中的自然本真
张永祥 《马蹄》开篇即言马之本性:食草饮水,奔腾欢悦,活得悠然自得,颇具风骨。伯乐一来,从此汩没性灵。庄子用一连串惊心动魄的动词,为我们刻画了一幅幅真实到近乎残酷的伯乐治马画面:“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 之、驰 之、骤 之、整 之、齐 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荚之威,而马之一死者已过半矣。
在这场悲剧中,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层次的冲突。人作为万物的灵长,却常以万物为我而生,将其他生命视作工具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忽略了这些生物的喜怒哀乐,更没有考虑它们所承受的苦难。而这一切,只因为人类对自己的认知与理解,以及对自然界的一种主观征服欲。
庄子的理想社会是“至德”时代,那里的人民天性纯良,没有争斗,没有压迫,每个人都能自由地生活,无拘无束。他强调的是一种超越世俗道德约束和人类中心观念的心态,即“不为善故善,不为恶故恶”的境界,这正是他对于人性的尊重与自由发展的一种追求。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这样的理想似乎遥不可及。在历史上,一些知识分子,如陶渊明,他怀着对原始社会美好的向往,却无法改变现实。他写下了《桃花源记》,描绘了一片和平安宁的地方,那里的人们生活得很快乐,但这种憧憬被误解为逃避现实或空谈。
卢梭曾说:“野蛮人所以不是恶的,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庄子的思想也体现出这种情感上的平静和对事物本质无知。在他的眼中,“仁义礼乐”不过是一种尘世间的小小修饰,它们反而破坏了原始淳朴与真实。但在某些情况下,当圣人们出现,以仁义礼乐来匡正天下时,也有人学会了更加积极地生活。
庄子的言谈如同一棵参天巨木,为那些回归自然、本真的热望提供支持。他的思想鼓励我们放下那些繁复的人类构造,让自己回到更接近自然状态的地位。这不仅是一个哲学探索,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呼唤——在现代社会的大潮流中,我们是否还能找到那份回归自然、本真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