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崂山太清宫东山蟠桃峰下面的山路上,有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头,上面刻着“太白石”三个大字。离太白石不远的一处石崮上,刻着李白写给王屋山人孟大融的一首诗,诗文是: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颜谢春晖,白发见生涯。所期就金液,飞步升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诗中表达了诗人李白对生涯的失落,以及对神仙生活的无限向往。而且,这首诗还告诉了我们,李白曾经来过崂山“餐紫霞”呢。
李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身份难道仅仅是“诗人”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的。他不但是诗人,也是剑客和纵横家,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其实还是一个正儿八经的道士。
(图19)
1、崇道的大唐盛世
“菊花古剑和酒,被咖啡泡入喧嚣的亭院。
异族在日坛膜拜古人的月亮,
开元盛世令人神往。”
这首《梦回唐朝》的歌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今天的人们对那个遥远年代的无限憧憬。当提到唐朝,我们总会想到那是一个充满智慧与文化光辉的地方,那里有著名的文学作品,如杜甫、苏轼等人的绝句,让后来的时代永远铭记;那里有建筑艺术,如长城、故宫等伟大的工程,使得世界都为之震撼;那里还有学术成就,如算术、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而当提到唐朝,我们又不得不提及它作为一个崇奉老子的社会。在那个时代里,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姓,他们都认为老子是一位至高无上的存在,他们相信通过学习老子的教导,可以达到超脱尘世烦恼,一切顺其自然。这一点,在许多历史文献中都有所体现,比如《资治通鉴》中的描述:
“玄宗即位后,每逢三月初五,即老子出行之日,以祀玄元。”(《资治通鉴·唐纪》)
也就是说,在每年的三月初五,这个节日被定为了祭祀老子的特别活动,而这个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政治上的宣示,用以强调皇帝与老子的联系以及他们之间权威的地位。
那么,为何唐朝能够成为这样一个崇奉道教的地方呢?
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从封建制度向封建主义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种背景下,由于国家需要稳固统治基础,同时需要借助于某种信仰来凝聚民心,因此选择了道教作为官方宗教之一。这并不奇怪,因为根据史料记载,从隋末到 唐初这一段时间内,其实已经有人开始推崇起始祖为老子的思想,并将此视作合法性来源之一。
同时,由于当时中国社会门阀士族传统势力非常强大,如果不是名门望族,就算你做了皇帝,也难以得到社会重视和公众认可。而高祖李渊虽然是关陇贵族出身,但是由于关陇集团都是些军事贵族,是依靠武装力量建立起来、胡汉结合的后起之秀,所以历来被中原贵族瞧不起。但要想提高家族地位,就必须寻找更高层次的情感支持,比如通过宣称自己拥有神圣血统或超凡能力,而这些都是符合儒家价值观念,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则逐渐演化成了具有佛教色彩的问题解答方式——也就是利用旧有的信仰系统进行修饰调整,使其更加符合新的政治需求。
最后,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当时天下的各方势力争斗激烈,最终导致隋炀帝覆亡。此间,大量人口流动,加深了北方民族与南方民族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因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交流模式,其中包括了一些新兴宗教理念比如佛教,它使人们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宁静。但到了晚年隋炀帝开始使用残酷的手段镇压反抗,将大量忠良臣子杀害,这进一步加剧民怨沸腾,最终导致他走上了失败之路。
因此,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对于如何巩固政权并赢得民心,便自然而然地倾向于寻求更为广泛且灵活多样的方法,而其中最显著的一条道路便是在文化政策上采取兼容并蓄,以适应不同的思想体系,并试图用这种方式去塑造一种更加包容共存的心态,这也是为什么在整个唐代期间,不同思想体系之间不断发生碰撞与融合,从而共同构成了那独特而复杂多维度的大中华帝国形象的一个原因之一。此外,与此同时,也促使知识分子阶层对于哲学探索尤其兴奋,因为他们意识到了任何一种真理或者正确答案都不可能单独解决所有问题,而只有将各种不同理论结合起来才能找到真正有效解决问题的手段。这份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心情,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同时也是我们今天仍然能够从那些文字中学到的宝贵财富。
所以说,在那样的大环境下,“未就丹砂愧葛洪”的事情似乎变得有些意料之中的样子:它既代表着当时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深沉,也预示着未来几十年的开放局面将会给予更多空间供不同的声音交流思考。在那个充满挑战但又充满希望的小小村庄里,那片被称作千年一遇的大草原,或许就在隐约闪烁着微弱光芒,它承载着人类前行途中的足迹,让我们的脚步轻盈,却又坚定地踏上了前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