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崂山太清宫东山蟠桃峰下面的山路上,有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头,上面刻着“太白石”三个大字。离太白石不远的一处石崮上,刻着李白写给王屋山人孟大融的一首诗,诗文是: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颜谢春晖,白发见生涯。所期就金液,飞步升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诗中表达了诗人李白对生涯的失落,以及对神仙生活的无限向往。而且,这首诗还告诉了我们,李白曾经来过崂山“餐紫霞”呢。
李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身份难道仅仅是“诗人”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的。在唐朝那个时代,他不但是诗人,也是剑客和纵横家,更让人意外的是,他其实还是一个正儿八经的道士。
(图19)
崇道的大唐盛世,“菊花古剑和酒,被咖啡泡入喧嚣的亭院。异族在日坛膜拜古人的月亮,大开元盛世令人神往。” 沿着掌纹烙着宿命,现在梦醒无酒;沿着宿命走入迷思,现在梦里回到唐朝。我忆起开元全盛日,那时天下朋友皆胶漆;眼界无穷世界宽,只愿有广厦千万间。
这首《梦回唐朝》的歌词,让人们想起那个遥远年代,无限憧憬。当提到唐朝,我们都会想到它是一个诗人的王朝,也是一个中国封建史上的最为鼎盛的黄金时代。但很少有人会想到,那个时候其实也是一个道教的王朝。在那个时代里,道教被作为国教位列三教之首,即便班次排在诸王之后,但也拥有皇族的地位。而且,当时宗正寺管理皇室宗族事务,而且高祖李渊亲自接受了高道司马承祯的道教上清法箓,从而成为继北魏太武帝之后又一个“道士皇帝”。
那么为什么那些帝王们会崇奉老子和道教呢?这是因为他们出于抬高其家族门阀以及改朝换代合法性的需求。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他们利用老子的姓氏、名号,以及他所创立之学,与自己家族之间存在联系,以此提升自己的地位并获得民众认可。此外,还有一些强大的宗派如楼观、茅山等,都支持并帮助这些统治者夺取政权,并以此作为借口来提高自身的地位。
所以,在那段历史背景下,对于那些统治者的行为来说,用一种看似超然脱俗、但实际却深受政治需要驱使的手段去追求权力与尊严,是完全可以理解和解释得通的事情。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种奇异而神秘的情景,或许只是传说中的故事,但对于后来的历史研究者们来说,它则是一扇窗户,一扇通向过去真实面貌的大门。
(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