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太史,字敬之,世居許昌,以道家家思想著稱。其父漢末避亂於豫章,後因夢中金鳳衞珠而得子真君。真君自幼聰穎,有仙風道骨,通曉天文、地理、音律、五行等書,並精通神僊術。曾師事西安吳猛學習至人丁義神方,更與郭璞一同探訪名山求善地。
後來真君以晉武帝太康元年起任蜀郡旌陽縣令,其治績卓越,不僅廢除貪污和煩瑣事務,更開展了教育和醫療改革。在民間流傳的謠言中,他被譽為“活人”,能夠治愈一切疾病。飛昇後,其德被朝廷所推崇,即改旌陽為德陽,以表彰其恩德。
在江左,一處水源因真君之力而變得清澈,被命名為錦水。他還有兩個女童五人獻寶劔給他的地方,也成為了栢林觀。而他最後一次降凡時,在黃堂靜修,並將孝道明王的法則傳授予一個女師諶姆。
在他的生平中,他多次顯示出對民眾的關懷和保護,比如解決陂水清澈、驅逐妖社、濟助負重者等事蹟,都深受民心所向。在他逝世後,他的遺愛仍然深植於民心,每年的秋季都會有百姓前往祭祀。而他的生平故事也被記錄下來,用以教化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