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太史,字敬之,世居許昌,以高節不仕聞。父漢末避難於豫章南昌,因家焉。吳赤烏二年,母夫人夢金鳳衞珠墜掌中,玩而吞之,覺後腹動,有娠生真君。
真君少通踈,与物無忤。博通經史、天文、地理、音律、五行、讖緯書尤精。尤好神僊術,其道已達妙境。在西安遇得至人丁義神方,便往師之,並與郭璞訪名山求善地。
後在蜀郡旌陽縣任職,用法嚴明,不受賄賂,使民富強。他還用靈丹點瓦礫,使民能得金錢解困。此事聞名遐迩,他的孝德也被人稱揚。
真君飛昇後,被追尊為德陽侯,他的遺愛及民情深久,即使他身去,也有人愿意隨從他的姓氏,更有設立生祠和畫像供奉。他的一位女童五人持寶劔來獻給他,這些劔子乃是仙婢所獻,他以禮遇之,並獲其道用。
有一次,他到處訪問曾經降臨凡間的孝悌王,被告知自己將會傳承這個道教的長者身份,因此獲得了大量仙籍和秘密法門。而他又被命為玄都御史,而他的位置則是高明大使,負責管理十二辰和十二國的分界,以及星紀邦等職務。
最後,在一次拜訪時,他告訴吳君要回帝鄉,但留下了一根香茅說如果它落在地上,就建一座祠堂祭祀他。但當他們回到那片土地時,那根香茅已經生長成樹,所以就建了一座崇道觀,每年秋三日必來朝謁。而許遜的事蹟,也因為這些奇蹟般的事情,而廣泛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