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生探讨近代日本社会变迁中的无为之人形象
在中国日本史学会和北华大合的共同主办下,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承办了“日本的社会变迁与中国”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于2016年在吉林省吉林市举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王新生在发言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无为之人是什么样的人。
通过对宗教社会结构和功能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宗教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对日常生活影响。在近代日本,许多宗教创始人出身平凡,如农村妇女、中山美伎,她是天理教的创始人;农民、金光大神,他是金光教的创始人;雇员、伊藤六郎兵卫,他是丸山教的创始人;下层劳动者、久保角太郎和小谷喜美,他们都是灵友会奠基人的身份。甚至还有贫苦劳动者、大本教和生长之家的创建者,以及小商人们,如立正佼成会和创价学会等。
这些宗教創始人的背景往往充满挑战,比如黑住宗忠家族原本是神社职员,但因父母病逝及个人患病而面临困境;天理教创始人的丈夫过度挥霍导致家庭破产,其子患病。大本教则有出口直家境贫穷,其女儿精神失常等情况。
对于这些新的宗教学派而言,拥有某种“神奇能力”的人物通常被视为吸引信徒并建立信仰体系最重要因素之一。据日本学者村上重良所述,“标榜能满足民众现世切身利益的,自称是神灵附体的活神,能显示出超人灵验力的民间宗教活动者。”
然而,当这些领导人物去世后,他们所建立的小团体往往容易分裂,这也是新兴宗教学派面临的一个挑战。例如,在1941年灵友会达到高峰时期后,由于其领导不擅长法华经内容,从而出现了多个分支,每个分支都宣称自己才是真正继承者的真理。
王新生指出,在现代化过程中,一些群体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加入特定的宗教学派,而其他一些则可能转向不同的信仰系统。此外,即便有些新的信仰体系表现出强制性色彩,它们仍然主要依赖于其独特的思想来吸引追随者。
不同的人加入不同的信条,有着各自不同的原因。比如1928年的调查显示,大约61%的人因为身体疾病或亲属受伤才加入天理 教,而20%的人由于家庭问题或经济困难,也有人因为文化冲突或精神上的不安感而寻求解答。而且,不同阶级也可能有不同的入门理由,比如知识分子、小商贩等,都可能因不同原因进入他们所选择的一种信念体系内。
因此,无论是在传统还是现代,无为之人的形象总是在不断变化,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一点时,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复杂的问题,并从中学习到宝贵经验,为我们的未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