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廉夫,字静如,号乐山,江西瑞州府高乐县(今江西省高安县)人。出生于汉文帝九年庚午七月初十(公元前171年),在汉景帝中元二年的癸巳(公元前147年)参加科举考试,以文学茂才一等之名闻世,任上大夫至22岁时。因缘际会得罪权要后,他选择放弃仕途,全身心地投入玄学研究。在终南山修道数载,并在天涯海角游历寻找真理。
张廉夫的足迹遍及崂山,其居所建于太清宫附近。他不仅耕耘田野自给自足,更致力于开垦荒地,为崂山道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时的西汉文、景、武三朝,对玄学的追求普遍而热烈,而张廉夫以其卓越的才华,在当时的玄学界独树一帜。一旦他掌握了玄学精义,对官场生活自然产生厌倦,从而“弃职入道”,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在中国历史上,不少著名道士曾是仕途上的佼佼者,但遇到点化或悟出真理后,他们纷纷弃官入道,如钟离权、吕岩、李哲玄等。张廉夫不仅如此,他对待名利视若浮云,将人生看作短暂流转,这种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得他更深一步地投身于修行之中。
张廉夫先是在终南山修炼,然后开始云游四方,最终来到崂山现太清宫游览区。在此处,他连续两三年的时间建立了“三宫庵”和“三清殿”,比汉武帝建明堂早45年,这些建筑被认为是崂山地区首座由人工建造的人间仙境,因此崂山道士尊称他为“开山始祖”。
他的功绩不仅限于建筑,还包括推动各地方域之间经书典籍和韵曲传播,使得崂山成为文化交流中心之一。在85岁高龄时,他委托刘方清、赵冲虚和冯若修管理庙事,并自己返回江西鬼谷山潜心修炼。此后,他多次返回崂山,即使到了百岁以上,也继续往返大江南北,是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人物。
除了建设庙宇外,张廉夫人工植树木,是有史可考的人工植树开创者之一。他亲手栽下的两株桧柏至今仍然健壮活跃,是古老森林中的翘楚。而他的学生们也继承并发扬了他的精神,他们主持太清宫内事活动,当时已有90余位道士聚集,一片繁荣昌盛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