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经典《道藏》以其庞大的卷帙和复杂的分类体系,常让初学者望而却步。对于非教内人士而言,了解道教思想时,首推老子的《道德经》这部五千字的真文。这本作为道教首要圣典的地位,在传统哲学中以及中华文化全景中都无可争议。老子创造了“形而上的思辨”,开启了后世几千年对“道”的探索。
然而,由于老子的时代久远,其语言与现代理解差距巨大,使得许多人在读《道德经》时感到困惑,不知所云。尽管知道这是一部重要著作,但要问它究竟讲什么,却又难以简洁明确地概括出核心思想,从而使得“玄”变得更为深奥。
这种现象既源于古今语言思维差异,也因为老子所言之“道”自身介于可说不可说之间。在这个迷雾之中,我们不应追求解答,而是应该理解其状态。“道可道,非常道”,虽然人人能感悟到某些特性,但无法准确描述最终状态,这便容易陷入对“道”的思考误区,从而错失整体一致性。
其实,《 道德经》的奥秘并不需要我们去回答的问题。如果将其分为“ 道篇”和“ 德篇”,那么中心点必然落在 “ 道”与 “ 德”两个字上:
首先,“ 道”。这是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即使是老子也不能解释清楚。但我们并不应该问 “ 道是什么”,而是应该探讨 “ 道”的状态。根据老子语录,“ 道”存在于天地生成之前,是无生无死的、遍及一切事物中的永恒实体。而这一切事物,又怎样才能比天地更为长久?答案只有一个——未知或不可知,因为它超越了所有人的认知极限。
接着,我们来看第二个要素,“ 德”。这是指通过我们的感官接触到的世界(宗教称之为有色界),即通过万物之有与形形色色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理性的思考。举例来说,当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品德时,我们通常会基于他们日常言行和行为习惯,这些就是我们的价值判断工具。当行为符合口头承诺且内外一致,则认为此人有品德;反之则没有品德。这正如太阳光照耀石头使石头变热,我们可以从外在的事物变化推断出内在规律,如同通过事物外在表现来悟透内在规律一样。
总结来说,《 道德经》讲述的是包括人类文明的一切万物普遍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如何表现出来。而读《 道德经》,目的不仅仅是在研究字词用法,更是在提升自己认识他人的方式,让自己能够看到宇宙间一切万有的相似性,而不是小我狭隘的心态,以达到修行境界。此诗曰:“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如果 老君是知者,为何自著五千文?”但真正理解不到的是, 老子写下五千文字,并非为了表达知识,而是为了引导人们走向自我认识,从其中悟透生命的真谛。一旦从 《 Dao De Jing 》 中读懂了自己的修行方向,无论哪怕是一个章节或者一个字,都足够令一生幸福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