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虚再探《周易参同契》与道家呼吸吐纳法的社会传承
【内容提要】:本文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梳理《参同契》作者传承的基本状况,对《参同契》的作者传承情况进行一次探讨。本文将集中针对《参同契》下篇提出三个疑问,通过对疑问的考察,重新提出《参同契》的作者传承体系的可行性倾向。
【关键词】:《周易参同契》,道家呼吸吐纳法,社会传承
在道教丹功领域,《周易参同契》被视为“万古丹经王”,与《悟真篇》并称“双壁”,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内丹还是外丹,无不把它放在非常崇高的地位。后世的丹家都通过作注的方式对其进行了进一步阐发,但由于典籍中的文献材料很少,对其研究仍有很多待挖掘。尤其是对于《周易参同契》的作者,更是有多种版本现于世间,每个版本都有各自独特的地方,但是只能有一种正确答案,我们希望我们的探讨越来越接近。
史料梳理
(1)彭晓注本
在彭晓注本中,有一段引述:“按《神仙传》,真人魏伯阳者,是会稽上虞人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彭晓本认为魏伯阳是会稽上虞的人,而不是齐鲁之地的人。这一点对于我们理解魏伯阳的地望和身份至关重要。
(2)阴长生注本
阴长生注本则提供了不同的说法:“盖闻《参与事迹》,昔徐从事拟龙虎天文而作上篇,以传魏君;魏君为作中篇,以表三才之道;淳于叔通乃制下篇以补三才之遗漏。”
(3)容字号无名氏注本
无名氏注本则提供了一条不同的线索:“凌阳子于崆峒山授徐从事,与淳于叔通相授。”这条线索似乎指出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即凌阳子的存在,以及他如何影响了后来的学者和修炼者。
除了这些直接相关史料以外,还有一些旁证材料值得我们注意,比如曾慥所著 《道枢》 中记载:“玄光先生曰:徐从事拟龙虎天文而作上篇,以传魏君;魏君为作中篇,以表三才之道。”
综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出现过多种关于作者和书籍内容的问题和解答,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魏伯阳是否真的见到徐从事?
淳于叔通是否亲侍徐从事?
《参与事迹》的确切写作时间是什么时候?
凌阳城子是否真的存在?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每一个版本之间的差异,并尝试找到一些共同点或共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宗教信仰系统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人们对于书籍内容和作者身份的一般理解。
前人结论
汪启明先生就曾做过一番考证,他认为早期三家的观点都是合著,而朱熹更进一步地考订了“会稽”为“郐国”。现代学者孟乃昌、萧汉明亦认同这一观点。但这样的结论是否足够充分?我们必须继续深入下去,不断寻求新的证据,不断调整我们的认识。
我个人认为,只凭单一角度去推断一个复杂的问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综合使用各种史料,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这个问题。此外,我们还需要更加细致地分析那些旁证材料,因为它们可能揭示出更多关于这部书及其创造者的信息。而最终,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一定能够找到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这部珍贵文献及其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