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卷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梁文獻張皇后武德郗皇后武丁貴嬪武阮修容簡文王皇后元徐妃敬夏太后敬王皇后陳武宣章皇后文沈皇后廢帝王皇后宣柳皇后後主沈皇后張貴妃 梁文獻張皇后諱尚柔,范陽方城人也。父穆之娶文帝從姑而生后。后以宋元嘉中嬪於文帝,生長沙宣武王懿、永陽昭王敷,次生武帝。方孕,忽見庭前昌蒲花,〔一〕光采非常,驚報,侍者皆云不見。〔二〕后曰:「常聞見昌蒲花者當富貴。」因取吞之,是月生武帝。將產之夕,后見庭內若有衣冠陪列焉。次生衡陽宣王暢、義興昭長公主令嫕。后宋泰始七年殂於秣陵縣同夏里舍,葬晉陵武進縣東城里山。 天監元年五月甲辰,追上尊號為皇后,諡曰獻。〔三〕 穆之字思靜,晉司空華六世孫也。少方雅,有識鑒。初為員外散騎侍郎,深被始興王濬引納。穆之鑒其禍萌,求為交阯太守,政有異績。宋文帝將以為交州刺史,會病卒。子弘籍字真藝,齊初為鎮西參軍,卒於官。梁武踐阼,追贈穆之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贈弘籍廷尉卿。弘籍無子,從父弟弘策以子纘嗣,別有傳。 武德郗皇后諱徽,高平金鄉人也。祖紹,宋國子祭酒、領東海王師。父曄,太子舍人,早卒。后母宋文帝女尋陽公主也,方娠,夢當生貴子。及后生,有赤光照室,器物盡明,家人怪之。巫言此女光高,將有所妨,乃於水濱祓除之。 后幼,善隸書,讀史傳。女工之事,無不閑習。宋後廢帝將納為后,齊初,安陸王緬又欲結婚,郗氏並辭以女疾,乃止。齊建元末,嬪于武帝,生永興公主玉姚、永世公主玉婉、永康公主玉嬛。及武帝為雍州刺史,殂于襄陽官舍,年三十二。其年歸葬南徐州南東海武進縣東城里山。中興二年,武帝為梁公,齊帝詔贈后為梁公妃。及武帝踐阼,追崇為皇后,謚曰德。陵曰脩陵。后父曄,贈金紫光祿大夫。 后酷妒忌,及終,化為龍入于後宮井,〔四〕通夢於帝。或見形,光彩照灼。帝體將不安,龍輒激水騰涌。於露井上為殿,衣服委積,常置銀鹿盧金瓶灌百味以祀之。故帝卒不置后。 武丁貴嬪諱令光,譙國人也。祖父從官襄陽,因居沔北五女村,寓於劉惠明廡下。貴嬪生於樊城,初產有神光之異,紫氣滿室,故以「光」為名。相者云「當大貴」。少時與鄰女月下紡績,諸女並患蚊蚋,而貴嬪弗之覺也。鄉人魏益德將娉之,未及成,而武帝鎮樊城,嘗登樓以望,見漢濱五采如龍,下有女子擘絖,則貴嬪也。又丁氏因人以相者言聞之於帝,帝贈以金環,納之,時年十四。貴嬪生而有赤誌在左臂,療之不滅;又體多疣子,至是無何並失所在。德后酷忌,遇貴嬪無道,使日舂五斛,舂每中程,若有助者,被遇雖嚴,益小心祗敬。嘗於供養經案側,髣彿若見神人,心獨異之。 天監元年五月,有司奏為貴人,未拜;其年八月,又奏為貴嬪,〔五〕居顯陽殿。及太子定位,有司奏曰:「皇太子副貳宸極,率土咸執吏禮。既盡禮皇儲,則所生不容無敬。王侯妃主常得通信問者,及六宮三夫人雖與貴嬪同列,並應以敬皇太子之禮敬貴嬪。宋元嘉中,始興、武陵國臣並以吏敬敬王所生潘淑妃、路淑媛。貴嬪於宮臣雖非小君,其義不異,與宋泰豫朝議百官以吏敬敬帝所生,事義政同。謂宮僚施敬,宜同吏禮,詣神獸門奉牋致謁,年節稱慶,亦同如此。且儲妃作配,率由盛則,以婦踰姑,彌乖從序,謂貴嬪典章,一與太子不異。」於是貴嬪備典章禮數,同乎太子,言則稱令。 貴嬪性仁恕,及居宮接馭,自下皆得其歡心。不好華飾,器服無珍麗。未嘗為親戚私謁。及武帝弘佛教,貴嬪長進蔬膳。受戒日,甘露降于殿前,方一丈五尺。帝所立經義,〔六〕皆得其指歸,尤精淨名經。普通七年十一月庚辰,薨,移殯於東宮臨雲殿,時年四十二。詔吏部郎張纘為哀冊文,有司奏諡曰穆,葬寧陵,祔于小廟。簡文即位,追崇曰太后。 貴嬪父道遷,天監初,為歷陽太守。廬陵威王之生,武帝謂之曰:「賢女復育一男。」答曰:「莫道豬狗子。」世人以為笑。後位兗州刺史、宣城太守。 文宣阮太后諱令嬴,會稽餘姚人也。本姓石。初,齊始安王遙光納焉。遙光敗,入東昏宮。建康城平,為武帝采女。在孕,夢龍罩其床。天監七年八月,生元帝于後宮。〔七〕是日大赦。尋拜為修容,賜姓阮氏。嘗隨元帝出藩。大同九年六月,薨于江州正寢,〔八〕時年六十七。其年十一月,歸葬江寧縣通望山,諡曰宣。元帝即位,有司奏追崇為文宣太后,還祔小廟。 承聖二年,追贈太后父齊故奉朝請石靈寶散騎常侍、左衛將軍、封武康縣侯,母陳氏武康侯夫人。 簡文王皇后諱靈賓,琅邪臨沂人也。祖儉,齊太尉、南昌文憲公。父騫,金紫光祿大夫、南昌安侯。后幼而柔明,叔父暕見之曰:「吾家女師也。」天監十一年,拜晉安王妃。生哀太子大器、南郡王大連、長山公主妙〈契,中大改石〉。大通三年十月,拜皇太子妃。太清三年三月,薨于永福省,時年四十五。其年,簡文即位,追崇為皇后,諡曰簡。大寶元年九月,葬莊陵。 元帝徐妃諱昭佩,東海郯人也。祖孝嗣,齊太尉、枝江文忠公。父緄,侍中、信武將軍。妃以天監十六年十二月拜湘東王妃,生世子方等、益昌公主含貞。妃無容質,不見禮,帝三二年一入房。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為半面粧以俟,帝見則大怒而出。妃性嗜酒,多洪醉,帝還房,必吐衣中。與荊州後堂瑤光寺智遠道人私通。酷妒忌,見無寵之妾,便交杯接坐。纔覺有娠者,即手加刀刃。帝左右暨季江有姿容,又與淫通。季江每歎曰:「柏直狗雖老猶能獵,蕭溧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尚多情。」時有賀徽者美色,妃要之於普賢尼寺,書白角枕為詩相贈答。既而貞惠世子方諸母王氏寵愛,未幾而終,元帝歸咎於妃;及方等死,愈見疾。太清三年,遂逼令自殺。妃知不免,乃透井死。帝以屍還徐氏,謂之出妻。葬江陵瓦官寺。帝制金樓子述其淫行。初,妃嫁夕,車至西州,而疾風大起,發屋折木。無何,雪霰交下,帷簾皆白。及長還之日,又大雷震西州聽事兩柱俱碎。帝以為不祥,後果不終婦道。 敬夏太后,會稽人也。普通中,納于湘東王宮,生敬帝。承聖元年冬,拜晉安王國太妃。紹泰元年,尊為太后。明年冬,降為江陰國太妃。 敬王皇后,琅邪臨沂人也。承聖元年十一月,拜晉安王妃。紹泰元年十月,拜皇后。明年,降為江陰王妃。父僉自有傳。 陳武宣章皇后,諱要兒,吳興烏程人。本姓鈕,父景明為章氏所養,因改姓焉。后母蘇,嘗遇道士以小龜遺己,光采五色,曰「三年有徵」。及期,后生,紫光照室,因失龜所在。 后少聰慧,美容儀,手爪長五寸,色並紅白。每有期功之服,則一爪先折。武帝先娶同郡錢仲方女,早卒,後乃聘后。 后善書計,能誦詩及楚辭。帝為長城縣公,后拜夫人。永定元年,立為皇后。追贈后父梁散騎侍郎景明特進、金紫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拜后母蘇安吉縣君。二年,安吉君卒,與后父葬吳興。明年,追封后父為廣德縣侯,諡曰溫。 武帝崩,后與中書舍人蔡景歷定計,秘不發喪。時衡陽獻王昌未至,召文帝。及即位,尊后為皇太后,宮曰慈訓。廢帝即位,后為太皇太后。 光大二年,后下令黜廢帝為臨海王,命宣帝嗣立。太建元年,復為皇太后。二年三月丙申,崩于紫極殿,時年六十五。遺令喪事並從儉約,諸饋奠不用牲牢。其年四月,群臣上諡曰宣,祔葬萬安陵。 后親屬無在朝者,唯本族兄鈕洽官至中散大夫。 文沈皇后諱妙容,吳興武康人也。父法深,梁安前中錄事參軍。后年十歲餘,以梁大同中歸于文帝。武帝之討侯景,文帝時在吳興,及后並被收,景平,乃獲免。武帝踐阼,后為臨川王妃。文帝即位,為皇后。追贈后父法深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封建城縣侯,諡曰恭。追贈后母高為綏安縣君,諡曰定。廢帝即位,尊后為皇太后,宮曰安德。 時宣帝與僕射到仲舉、舍人劉師知等,並受遺輔政。師知與仲舉恒居禁中,參決眾事,而宣帝為揚州刺史,與左右三百人,入居尚書省。師知忌宣帝權重,矯敕令還東府理州務。宣帝將出,毛喜止帝曰:「今若出外,便受制於人,如曹爽願作富家公不可得也。」〔九〕宣帝乃稱疾,召師知留與語,使毛喜先入,言之於后。后曰:「今伯宗年幼,政事並委二郎,此非我意。」喜又言於廢帝,廢帝曰:「此自師知等所為,〔一0〕非朕意也。」喜出報宣帝,帝因囚師知。自入見后及帝,極陳師知之短。仍自草敕請畫,以師知付廷尉,其夜於獄賜死。自是政歸宣帝。 后憂悶,計無所出,乃密賂宦者蔣裕,令誘建安人張安國使據郡反,冀因此圖帝。安國事發被誅,時后左右近侍頗知其事,后恐連逮黨與,並殺之。 宣帝即位,以后為文皇后。陳亡入隋,大業初自長安歸于江南,頃之卒。 后兄欽,襲爵建城侯,位尚書左僕射。欽素無伎能,奉己而已。卒,諡曰成。子觀嗣,頗有學識,官至御史中丞。 廢帝王皇后,琅邪臨沂人也。天嘉元年,為皇太子妃。廢帝即位,立為皇后。廢帝為臨海王,后廢為妃。至德中薨。后生臨海嗣王至澤。至澤,光大元年為皇太子,太建元年,襲封臨海嗣王。陳亡,入長安。后父固自有傳。 宣柳皇后諱敬言,河東解縣人也。曾祖世隆,祖惲,父偃,並有傳。后九歲,幹理家事,有若。侯景之亂,后與弟盼往江陵,依梁元帝,帝以長城公主故,待遇甚厚,以配宣帝。承聖二年,后生後主於江陵。及魏剋江陵,宣帝遷于關右,后與後主俱留穰城。天嘉二年,與後主還朝,后為安成王妃。宣帝即位,立為皇后。后美姿容,身長七尺二寸,手垂過膝。初,宣帝居鄉里,先娶吳興錢氏,及即位,拜貴妃,甚有寵。后傾心下之,每尚方供奉物,其上者皆推於貴妃,而己御其次焉。宣帝崩,始興王叔陵為亂,後主賴后與吳媼救而獲免。後主即位,尊后為皇太后,宮曰弘範。是時新失淮南地,隋師臨江,又國遭大喪,後主患創不能聽政。其誅叔陵,供大行喪事,邊境防守及百司眾務,雖假後主之敕,實皆決之於后。後主創愈,乃歸政焉。后性謙謹,未嘗以宗族為請,雖衣食亦無所分遺。陳亡,入長安。隋大業十二年,薨於東都,年八十三。葬于洛陽之芒山。 後主沈皇后諱婺華,吳興武康人也。父君理自有傳。后母即武帝女會稽穆公主,早亡。時后尚幼,而毀瘠過甚。及服畢,每歲時朔望,恒獨坐涕泣,哀動左右,內外敬異焉。太建元年,拜為皇太子妃。〔一一〕後主即位,立為皇后。 后性端靜,有識量,寡嗜欲,聰敏強記,涉獵經史,工書翰。後主在東宮,而后父君理卒,居憂處別殿,哀毀逾禮。後主遇后既薄,而張貴妃有寵,總後宮之政,后澹然未嘗有所忌怨。而身居儉約,衣服無錦繡之飾,左右近侍纔百許人,唯尋閱圖史及釋典為事。嘗遇歲旱,自暴而誦佛經,應時雨降。無子,養孫姬子胤為己子。數上書諫爭,後主將廢之,而立張貴妃,會國亡不果,乃與後主俱入長安。及後主薨,后自為哀辭,文甚酸切。 隋煬帝每巡幸,恒令從駕。及煬帝被殺,后自廣陵過江,於毗陵天靜寺為尼,名觀音。貞觀初卒。 張貴妃名麗華,兵家女也。父兄以織席為業。後主為太子,以選入宮。時龔貴嬪為良娣,貴妃年十歲,為之給使。後主見而悅之,因得幸,遂有娠,生太子深。後主即位,拜為貴妃。性聰慧,甚被寵遇。 後主始以始興王叔陵之亂,被傷,臥于承香殿。時諸姬並不得進,唯貴妃侍焉。而柳太后猶居柏梁殿,即皇后之正殿也。而沈皇后素無寵於後主,不得侍疾,別居求賢殿。 至德二年,乃於光昭殿前起臨春、結綺、望仙三閣,高數十丈,並數十間。其窗牖、壁帶、縣楣、欄檻之類,皆以沈檀香為之,又飾以金玉,間以珠翠,外施珠簾。內有寶床寶帳,其服玩之屬,瑰麗皆近古未有。每微風暫至,香聞數里,朝日初照,光映後庭。其下積石為山,引水為池,植以奇樹,雜以花藥。後主自居臨春閣,張貴妃居結綺閣,龔、孔二貴嬪居望仙閣,並複道交相往來。又有王、季二美人,〔一二〕張、薛二淑媛,袁昭儀、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並有寵,遞代以游其上。以宮人有文學者袁大捨等為女學士。後主每引賓客,對貴妃等游宴,則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互相贈答。采其尤豔麗者,以為曲調,被以新聲。選宮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數,令習而歌之,分部迭進,持以相樂。其曲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其略云:「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大抵所歸,皆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色。 張貴妃髮長七尺,鬒黑如漆,其光可鑑。特聰慧,有神彩,進止閑華,容色端麗。每瞻視眄睞,光彩溢目,照映左右。嘗於閣上靚粧,臨于軒檻,宮中遙望,飄若神仙。才辯強記,善候人主顏色。薦諸宮女,後宮咸德之,競言其善。又工厭魅之術,假鬼道以惑後主。置淫祀於宮中,聚諸女巫使之鼓舞。 時後主怠於政事,百司啟奏,並因宦者蔡臨兒、李善度進請,後主倚隱囊,置張貴妃於膝上共決之。李、蔡所不能記者,貴妃並為疏條,無所遺脫。因參訪外事,人間有一言一事,貴妃必先知白之,由是益加寵異,冠絕後庭。而後宮之家,不遵法度,有絓於理者,但求恩於貴妃,貴妃則令李、蔡先啟其事,而後從容為言之。大臣有不從者,因而譖之,言無不聽。於是張、孔之權,熏灼四方,內外宗族,多被引用,大臣執政,亦從風而靡。閹宦便佞之徒,內外交結,轉相引進。賄賂公行,賞罰無常,綱紀瞀亂矣。及隋軍剋臺城,貴妃與後主俱入井,隋軍出之,晉王廣命斬之於青溪中橋。〔一三〕 論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故聖人順于人情而為之度。王宮六列,士室二等,皆隨事升降,以立節文。若夫義篤閫闈,政刑邦國,古先哲王有以之致化矣。夫后妃專夕,配以德升,姬嬙並御,進非色幸,欲使情有覃被,愛罔偏流,專貞內表,妖蠱外息,乃可以輔興君德,燮理陰政。 宋氏因晉之舊典,聘納有方,俔天作儷,必四岳之後。自元嘉以降,內職稍繁,所選止於軍署,徵引極乎廝皁,非若晉氏采擇,濫及冠冕者焉。而愛止帷房,權無外授,戚屬餼賚,歲時不過肴漿,斯為美矣。及文帝之傾惑潘嫗,謀及婦人;大明之淪沒殷姬,並后匹嫡,其為喪敗,亦已甚矣。 齊氏孝、昭二后,並有賢明之訓,惜乎早世,不得母臨萬國。有婦人焉,空慕周典,禎符顯瑞,徒萃徽名。高皇受命,宮禁貶約,衣不文繡,色無紅采,永巷貧空,有同素室。武帝嗣位,運藉休平,壽昌前興,鳳華晚構,香柏文檉,花梁繡柱,雕金鏤寶,照燭房帷,趙瑟吳趨,承閑奏曲,事由私蓄,無損國儲。明帝統業,矯情儉陋,奉己之制,曾莫云改。東昏喪道,侈風大扇,哲婦傾城,同符殷、夏,可以垂誡,其在斯乎。 梁武志在約己,示存宮掖,雖貴嬪之徽華早著,誕育元良,唯見崇重,無聞正位。徐妃無行,其殲滅也宜哉。 陳武撫茲歸運,奄開帝業。若夫儷天作則,燮隆王化,則宣太后其懿焉。文、宣宮壼,無聞於喪德;後主嗣業,實敗于椒房,既曰牝晨,亦唯家之索也。 校勘記 〔一〕忽見庭前昌蒲花「昌蒲」下,梁書及太平御覽九九九有「生」字。 〔二〕驚報侍者皆云不見梁書作「后驚視,謂侍者曰:『汝見不?』對曰:『不見。』」「驚視」此作「驚報」。 〔三〕諡曰獻「獻」各本作「文獻」。「文」字衍文,據梁書刪。 〔四〕及終化為龍入于後宮井「井」字各本並脫,據太平御覽九二九補。按下文云「於露井上為殿」,則此當有「井」字。 〔五〕又奏為貴嬪「為」各本作「初」,據梁書改。 〔六〕帝所立經義「經」字各本並脫,據梁書補。 〔七〕天監七年八月生元帝于後宮「七年」各本作「六年」。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五九:「按帝於承聖三三年十一月為魏人所戕,梁書云年四十七。從是年逆溯至天監七年,恰四十七。」據元帝紀及冊府元龜一八二改。 〔八〕大同九年六月薨于江州正寢「九年」各本作「六年」。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五九據梁元帝所著金樓子云,「阮太后生於宋順帝昇明元年丁巳,薨於大同九年癸亥,年六十七。自丁巳至癸亥,正六十七年」。按王說是,今改正。 〔九〕如曹爽願作富家公不可得也「富家公」按三國魏志曹爽傳裴注引魏氏春秋作「富家翁」。陳書亦作「富家翁」。 〔一0〕此自師知等所為「所」字各本並脫,據陳書補。 〔一一〕太建元年拜為皇太子妃「元年」各本作「二年」。按陳書及本書宣帝紀並作「元年」,今據改。 〔一二〕又有王季二美人「季」陳書作「李」。 〔一三〕晉王廣命斬之於青溪中橋各本脫「橋」字,據通志補。按陳書作「晉王廣命斬貴妃,牓於青溪中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