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法书 承传有序徐铉李建中和林逋

乱世法书 承传有序—徐铉、李建中和林逋

    每当改朝换代之际,统治者总是借前朝遗臣之力进行文化复兴,书法方面也是如此。李建中(945一1013年)是由蜀人宋的文人,其书法技巧风格,是传承了晋唐以来正脉的,尤其在其间架结构方面更是如此,故被后人评为杨凝式以来第一。而徐钦(917--992年)则是由南唐人宋的著名学者。他精通古文字学,与其弟徐错(920一974年)都致力于汉代许慎所著《说文解字》的校订与注解工作。徐铱篆书甚得李阳冰之篆法,又在《峰山刻石》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北宋重刻秦代《峰山刻石》,据说是按照徐钦的摹本上石的。多宝塔碑。
    流传至今的李建中书法墨迹比较少,著名的有:《同年帖》、《宝宅帖》,均藏于故宫博物院;《土母帖》,曾刻人清《三希堂法帖》中,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三帖以《土母帖》最为精美,集中地表现了李建中书法艺术的造诣和风格及其与唐代书法的继承关系。其书法笔画丰腆肥厚,结字端庄稳健。《三希堂法帖》还刻有李建中的《齐古帖》。据记载,上述三帖和《齐古帖》、《贤郎帖》、《左右帖》,原合装在一起,名为《李西台六帖》。



    【北宋】徐钻《峰山刻石幕本》拓片(局部):
    北宋浮化五年(994年)重刻秦代《峰山刻石》,是根据徐往早年的拓本重新苹刻上石的。也有人说是根据徐住的幕本重刻的.徐铁与其胞弟徐错都是杰出的篆书家.被后人誉为“二徐’。徐往的篆书风格国转流丽,笔画细而匀整.字体呈方形.风韵与《泰山刻石》不同。这大概是受李阳冰影响所致。


    对李建中的褒贬若以“二王”法度来衡量,其间架结构爽朗、利索略带刚利,然风格稍欠妩媚,以唐法之恢宏、大气量之,其运笔提按又有不精之嫌,尤显其体态卑弱;论其开有宋一代新风者,又无蔡襄之运气,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然而,作为身逢乱世的李建中来说,触目而及的是唐末衰败、颓废之气,能不落案臼,自出机抒,亦实属“神才”了。他那不强调顿挫、提按的妩媚,又以中锋为主调,形成含蓄、内敛、厚质的线段.宽阔的行间距透出疏朗与宁静,随意而为,不做骨力外拓、雄强外向的造型,俨然城府莫测。淡涩、简约的墨色,诉说着节律与真实情感。这些手法的巧妙配置,酿就了优雅恬静的名士风度。这也许就是“字如其人”的一种有力诊释吧。故《宋史》谓其“善书札,行草尤工,多构新体。草、隶、篆、摘、八分亦妙,人多摹习,争取以为楷法.”黄庭坚曾评价:“李西台书,出类拔萃,肥而不剩肉,如世间美女,丰肌而神气清秀者也。”由此使其在宋初享誉朝野。北宋黄伯思《东观余论》称:“西台本学王大令(献之)书,而拘挛若此,犹韩非之学黄老、李斯之师荀卿也。然观笔势尚有先贤风气,固自佳。”南宋高宗赵构在其《翰墨志》中称:“本朝承五季之后,无复字画可称。至太宗皇帝始搜罗法书,备尽求访,当时以李建中字形瘦健,姑得时誉,犹恨绝无异。”李建中一生由于经历了唐、五代、宋等几个时期,他在书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元赵孟頫说:“西台书法去唐未远,犹有唐人余风。”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那位一生不娶、种梅养鹤、自称“梅妻鹤子”、真宗闻其名而赐粟、仁宗知其死而赐溢“和靖先生”的北宋著名诗人林逋(967一1028年),少年时酷爱李建中的字,后经努力模仿,学书极似李建中。



    【北宋】林逋《尹君处士枯》(局部):
  林逋在书法上特别喜欢李建中,但与李建中又有区别.评者多称“林逋伤搜,建中伤肥’。其实“环肥燕痰各有态’,书之为体.不必专执。历代书评还有“字如其人’的普追认同。林速终陇山林.因此,他的字脱却了尘俗的习气.犹如他笔下的梅花“疏影横料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幽淡而雅致。


    林道于景德元年(1004年),因仰慕李建中,主动写诗给正在解州任上的李建中,从此两人开始交往并成为师友。林逋学李建中达到了惟妙惟肖的境地,但仔细分析两人的作品,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肥”“瘦”的沐同.林逋的书法风格有三:一是格调清雅,二是形态瘦硬,三是笔力劲健。林逋的书风与其为人极为相近。史料上记载他“高谢风尘,耸峭独立,淡于名利俗事”,故其书法以清瘦、健挺而见称。苏轼曾高度赞扬林逋之诗、书及人品,并跋林逋书后云:“诗如东野(孟郊)不言寒,书似西台(李建中)差少肉。”黄庭坚亦云:“君复书法高胜绝人,予每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明沈周亦有诗云:“我爱翁书得瘦硬,云腆灌尽西湖绿。西台少肉是真评,数行清莹含冰玉。宛然风节溢其间,此字此翁俱绝俗。”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林逋学李建中而字比之瘦硬,相比之下,李建中的风格就是“稍肥”了。但李建中的高妙之处在于“字中有笔”。黄庭坚《题李西台书》有云:“余尝评西台书,所谓字中有笔者也。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他人闻之瞳若也,惟苏子瞻一闻便欣然耳。”所谓字中有笔者,也就是说用笔充满生机,行笔时少提按,圆转流畅而骨力内含。这就是李建中被后人予以充分肯定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