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书法法度森严楷书巅峰
楷书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随着科举在唐代的制度化,善楷书成为“身、言、书、判”的四条选士标准之一,楷书也随着社会需要的背景和自身的发展规律逐步地法备体严.楷书是唐朝社会应用最广泛的字体之一,因而文人士子必须掌握楷书的书写技艺。隋唐时期出现的知名楷书家有智永、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人,他们留给后人的丰碑巨制,堪为后代楷书的典范之作,也正是他们的实践铸就了中国楷书发展的巅峰。 隋朝统一天下,南北书风随之融合,趋于中和。由于历史短柞,所留下的书迹不多。书迹以楷书碑、志为主。“上承魏、齐,下开唐代,合南北书派为一”的《龙藏寺碑》(图5-1)就是熔王羲之笔法和北朝碑刻于一炉的楷书代表之一。这块无书丹姓名碑,用笔沉着细挺,偶有隶书遗意,结体宽博、平正。整体看,恬静秀朗,故被称为“隋碑第一气有人说此碑为褚遂良、薛樱书风作了铺陈。 此外,丁道护的《启法寺碑》集北朝和齐梁的优点.字形取长势,用笔遒劲平正,风格娟秀和美,见出初唐楷书风格端倪,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初唐的代表作品。 隋唐抄经之风盛行.当时的经生或抄书手的书法,俊美端庄,用笔流畅灵动,楷法趋于完备。
隋代的墓志较多.墓志中有名的有《董美人墓志》(图5-2).《苏慈墓志》等,书法用笔方圆兼备,精劲含蓄。风格峻严挺拔,清劲爽朗,是隋代书苑中的奇葩。 南朝陈、隋之i57最重要的书家是智永。他是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王羲之的第七代孙,王徽之之后。善书法,_工正、草书。少小出家,人柏少永禅师”。他常居湖州永欣寺,临池学书。据说,智永写秃的笔头就有i一大瓮,埋之,曰“退笔军”。很有书名,七门求书索字的人,踏破门限,就以铁皮襄住,人称“铁门限”。曾经临写《真草千字文》800余木,分送浙东诸寺‘还有著名的“永字八法”留传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代表作《真草千字文》(图5-3),点画洁净,外秀内劲。其楷书寓自山、活泼于工稳、严谨之中,圆劲古雅,丰美匀适。宋代苏轼有高度评价,认为是“精能之至”。
欧阳询,字信木,湖南长沙人,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年(557),卒于脚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令,故又称“欧阳率更”、“欧阳渤海”。其学书非常用心。据说,他骑马至郊外野游,见索靖所书的碑刻后,便下马驻足观看,在碑旁心追于幕三天之久。他的楷书代表作有《九成宫酸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化度寺碑》等.来源 。 刻于唐贞观六年(632)的(九成宫酸泉铭》(图5-4)是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此碑书法共24行,行50字,原立于陕西麟游九成宫。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碑点画瘦润有致,刚柔相济,结构峻峭劲险,威而不猛,风神独具.后世习欧书者,多从此入手。此外,欧阳询《皇甫诞碑》用笔斩钉截铁,以方笔为主,结构精密谨严,字势峭拔,骨硬气刚,是欧书中最为险劲的作品。 虞世南,字伯施,今浙江余姚人。生于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他沉静寡欲,笃志勤学。唐太宗曾称赞虞世南有“出世之才”,具“德”、“忠实”、“博学”、“文辞”、“书翰”之“五绝”。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谧号文慈,故有“虞永兴”之称。其书法承智永传授,’得“二王”法,结体长方,意态圆劲温润,筋骨内含。代表作《孔子庙堂碑》(图5-5)书于唐贞观六年(627),是虞世南69岁时书。共35行,行64字.现藏西安碑林。此碑楷书用笔生动含蓄,外秀内刚,点画遒劲沉厚,舒卷自如,中和雅正,有萧散之致。晚于欧、虞的褚遂良、薛樱,亦深受此碑楷书影响。 褚遂良,字登替,杭州钱塘人。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卒于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太宗时,官至谏议大夫。高宗时.封河南郡公,人称‘褚河南、累迁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他的书法初学史陵、欧阳询,继学虞世南,后又取法“二王”,融会汉隶,形成自家面目.其书风流调悦,姿态华美,代表作品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等。来源书法 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雁塔圣教序》(图5-6)是褚遂良是晚年杰作.刻于唐永徽四年(653),共21行,行42字。现存陕西西安大雁塔下。此碑书法流利劲健,点画粗细变化不大,直中带曲,有汉隶和行书笔意,结字平正而富有变化,俯仰有致,章法疏朗.书风清俊而又婉媚圆润。 另外,传为褚遂良所书的《大字阴符经》,大致体现了褚遂良的书法风格。用笔劲健遒媚,能充分发挥褚字的内撅法,结体扁平,章法和谐,也是唐楷中的佳作。
褚遂良的书法在唐代影响很大,唐人墓志中就有许多学褚氏笔法的作品。被称为“初唐四家”之一的薛租,可谓褚遂良的高足.所谓“买褚得薛,不失其节”,就是说他学褚而能得其大要。他的代表作《信行禅师碑》,点画遒劲妍丽,结体横向拓展,较褚字更加刚健犀利。此碑书法铁画银钩,瘦硬通神,很为世人推重。
唐代书法法度森严楷书巅峰(2)
中唐时期,颜真卿的楷书雄浑豪壮,开一代书风。颜真卿,字清臣,陕西西安人。生于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卒于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因其曾做过平原太守,故又称“颜平原”。为人笃实忠直.以义烈闻名于世。他的书法学古人而又能自出新意,书风雄强茂密,浑厚刚劲,对后世影响深远。著名的楷书代表作有《多宝塔感应碑》、《东方朔画赞》、《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等。
楷书发展至晚唐的柳公权,标志着唐代楷书“尚法”达到高峰。柳公权将楷书点画与结构发展至非常规范化的程度,后世很难有大的突破。清康有为曾说“柳公权书,矫肥厚病,专尚瘦劲”,显示出与欧、虞、褚、颜的不同书风。“书贵瘦硬方通神”,柳书更强调“筋骨”,显示了唐楷的又一风格。 柳公权,字诚悬,今陕西耀县人。生于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卒于鼓宗咸通六年(865)。前后历经了李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a宗七朝,享年88岁,是书法史上的一位高龄书法家。曾历任三朝侍书,名声显赫。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其书法有“二王”的道媚,颜书的峻严,欧书的峭拔.虞世南的圆融,形成柳书的特定面貌。代表作品有《玄秘塔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等。 刻于唐会昌元年(841)的《玄秘塔碑》(图5-9),是柳书中颇露“筋骨”的碑刻。共28行,行54字。现藏西安碑林。此碑用笔锐利,道媚健劲,粗细变化自然,纤密得中。风格刚健,神态矜炼,历来被称为是学柳书的好范本。其后两年所刻的《神策军碑》,原碑失佚。存世的拓本仅见南宋贾似道精装本两册,现藏北京图书馆。书法较《玄秘塔碑》略显温润,有森严端庄之感,是书刻俱佳的楷书精品。
隋唐楷书,除了上述几位著名的大家名作之作,还有许多佳作。如《等慈寺碑》,既有北方豪放之精神,又有南方儒雅之风采;国论的《善见律》,工整遒劲而又灵活多变;敬客的《王居一上砖塔铭》,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钟绍京的小楷精品《灵飞经》,李隆基的《鹡鸰颂》(图5-10),《顺节夫人墓志》,等等,从不同侧面显示了隋唐楷书逐步发展、成熟、完一善的过程,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隋唐楷书兴盛的面貌,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系统完备的楷书法则.欧、虞、褚、薛、颜、柳唐楷六大家,成为后代难以逾越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