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悟道经典语录安守道德明白道理

人在天地间,总要守着那一份深邃的道德之理,明白那些古老而又永恒的道理。行走在人海中,我们总需要有所悟,有所知。通晓那些高尚的道义与深奥的道妙。在这个世界上,“道”不仅来自自然,也由我们自己创造。它是百善之源,也是百恶之根。“道”蕴含了无限的意义,它顺应着天时、地利、人和,而生存;它看不见摸不到,却处处显现。

“道”并非偏离规律而来的逆路,而是一条顺势而为的人间正路;不是众人指点的一条离经叛道,而是一条合乎自然的大正己守法;也不是投机取巧的一条旁门左径,而是一条坚持不懈的大阳光路径。“道”乃是遇事果断,心胸宽广,律己严明待人和谐的处世智慧。一抹诗意,一幅画意,一些随性养心的小确幸。这便是做人的情有义,与生活相伴的是滋味十足,是做事声色俱佳,是人生的进退自如。这也是取舍之法,露藏之术,巧拙兼备,无实有虚。此外,还包括孝悌忠义诚信敬畏等多方面立身原则。如果最终你能赢得这份宽厚,那便是我等共认王者境界。

《易经》言:“天有其天之 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其地 之 道,在于生万物;人有人 之 道,在于成万物。”这是关于行为准则与宇宙运行规律的一种描述。在混沌初开乾坤空净时刻,便有一种日月星辰轮回交替的情景,没有人类干预却能保持秩序井然,每个人都各自前行。那就是“天”的一种力量。

接着,《易经》再次阐述:“地亦以其 地 之 道,以养万物。”这里讲的是一种耐力与隐忍,即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如花草树木鸟兽鱼虫,不受催促却不断繁衍,这便是“地”的智慧。

最后,《易经》强调:“民亦以其民 之 道,以成万 物。”这意味着人类应该发扬自己的长处弥补不足,用尽全力且时常反省,不放弃,最终达成目标,这便是一个人的“道”。

然而,“此言何用?”因为这股力量既无形象,又无名状,但它就在我们的周围影响着每一个行动,每一句话。或许就这样,从未真正被揭示过。但即使如此,它已经潜移默化改变了我们的一切动作、一切说辞。不知不觉中,我们仿佛已完全依赖它来引导自己的生活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