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北山摩崖造像168号窟从抢险加固到文化保护大冒险

大足石刻北山摩崖造像168号窟抢险加固:文物保护的大冒险

记者从大足石刻研究院了解到,该院日前对国家文物局重大风险项目——大足石刻北山摩崖造像168号窟完成了前期病害勘查,预计将于2021年底完成抢险加固。这个消息不仅让专家们欢欣鼓舞,也让人们对于这次文物保护工程充满期待。

大足石刻始建于初唐,这座世界非遗文化的宝库在199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北山摩崖造像168号窟高3.3米、宽3.14米、进深7.1米,是南宋时期工匠以五百罗汉为题材雕凿而成的艺术杰作。这幅壁画不仅体现了当时工匠精湛的手艺,更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瑰宝。然而近年来,168号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结构稳定性问题让专家们忧心忡忡。

2017年,北山摩崖造像168号窟被列入国家文物局重大风险项目,由国家全额拨款实施抢险加固工程。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创新,还需要保留原貌,让后人也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传承。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前期病害勘查,文物保护专家发现168号窟主要病害为渗水、风化和裂隙等。尤其是洞窟顶部裂隙纵横交错,导致了洞窝顶部围岩稳定性变差,有失稳坍塌之虞。这就像是古老建筑面临着一场自然灾难,只有及时采取措施才能挽救它。

根据前期勘查成果,大足石刻研究院在不破坏文物原貌的情况下编制了两套抢险加固方案,并召集了一批专家学者对方案进行论证。在他们的一致意见下,他们决定采用一种特殊的地基固定技术,以确保整个过程中不会损伤到任何一块原本完好的墙面或雕塑。此举既保证了工程安全,又保持了历史现场的一丝不苟,使得这次修复工作更显得神圣庄重。

按照计划,这次抢险加固工作将于2020年3月启动,并预计将在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份顺利完成。不论如何,都有一句话可以概括这次事件:“保存过去,为未来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