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洲的民俗百科社会背后的故事

在遥远的古代,三国时期,名士祢衡因刘表的荐引而来到江夏太守黄祖身边。祢衡与黄祖之子黄射关系非凡,他们经常在一起嬉戏、赋诗、饮酒。那时候,在长江中有一片荒废的沙洲,野兔出没,其中一座沙洲便被称为江心洲。

一次,黄射邀请祢衡去江心洲打猎饮乐,那里的人们也带来了歌伎和美女,一起享受欢乐。那天,一位名叫碧姬的歌女斟了一盅酒给祢衡,说:“久闻先生清高,我今日得见,你且满饮此杯。”祢衡感动了,将酒一喝而尽。

就在他们快乐的时候,有人献上了一只羽毛碧绿、嘴红色的鹦鹉,这只珍奇动物让场上的人都惊叹不已。黄射把鹦鹉送给了祢衡,并要求他写一首咏鹦鹉的诗。这时,碧姬立即拿起笔墨开始作画,而祢衡则以《咏鹦鹉》表达了对自由和不被理解的心情。他将这篇文章交给了碧姬,以此表示同情和悼念。

后来,这篇作品深深打动了黄祖,但他担忧着 祭后可能会反目,因此借故杀害了祢衡。然而,当人们发现他的才华过人,却又遭遇如此悲惨命运,便决定将他安葬在那片荒芜的小岛上——现在我们所说的“ 鹦鹉洲”。

碧姬穿孝衣带着那只神鸟到处寻找她爱慕者的灵魂,最终,她选择与他的灵魂一起飞去。她撞死在墓前,那只曾经活跃于宴席上的鹿儿,也似乎知道主人已经离世,它彻夜啼鸣,最终也化为了永恒。在那个小岛上,不仅有着一个人的故事,还有两个生命共同创造的一个传说。而这个传说,就这样流传至今,被人们记住为“ 鹦鹉洲”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