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家家户户悬挂的菖蒲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丧事吉言人物们为何要在这个特殊日子悬挂起这些看似平凡的植物

菖蒲:农村常见却容易被人忽视的植物

对于菖蒲这种植物,相信很多的人都有所耳闻,也认识它。毕竟,它不是什么稀罕的植物,它在农村分布很广,在一些河边、水沟和水塘附近都能见到它。

菖蒲在我国民间也叫它白菖蒲、野菖蒲、臭菖蒲、山菖蒲、剑菆大等。这是一种天南星科 菆属 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没错,它和其他的植物不同,并不是一岁一枯荣,而是多年生的植物。如果生长的环境合适,可以活几十甚至数百年之久,是一种非常长寿的植物。

其叶子基生,看起来很像古人用的宝剑。在过去,农村娃就常用它的一些叶子来当宝剑玩耍,但是它却很脆弱,其基部叶鞘很容易套折。而地下的根块则非常粗壮,看起来很像是超大号的蜈蚣,上面还有很多根须。这是一种喜欢在有水的地方生长的植物,在农村地区常生长在河边或是沼泽地,一长就是一,这也主要和它喜欢横向生长根系有很大的关系。

为何端午节要悬挂菖蒸?

之所以在端午节期间要悬挂 菆,有些地方不挂艾草,也一定要挂上 菆,就是因为它是“天中五端”之一。

在古人看来五月是“毒月”,不仅百毒活跃,而且人民也将会多灾多难,所以为了祈求平安,并且让家里人安全度过这个期间,于是古人就用“ 菆、小葫芦、大黄”这五种药材,合称“天中五端”来驱邪避疫。

其中最常见做法就是把艾草、 菆等悬挂在家门口或者窗户边上。在古代的时候还会把 菆制作成为小人的形状,或许是在孩子脖子上的小葫芦,以求吉利。有些地方则会用 菆 根泡酒喝,以为喝了能健康长寿。但需要注意的是,整个植株都是含有毒素,不宜直接饮用。

而且由于其叶子的形状非常像是古代宝剑,所以民间过去也称其为“水剑”,说能斩千邪。端午节期间,把这样的物品悬挂于门口,不仅可以驱邪避害,还能斩杀天下妖魔鬼怪。不过值得提的是,在农村还有另一种叫石管(石莨)的植株,它们虽然也是同科同属,但区别还是比较大的。而我们通常说的那些用于庆祝活动并非石管,而是普通的小莺类真菌,如今已知此类真菌具有抗氧化作用,对于维持生命力至关重要,因此被认为对人类健康有一定益处。此外,因其特有的香气与防虫效果,使得人们愿意将此作为传统习俗之一,即便现代科学证明了部分传统习俗依据自然规律可行性更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这一文化实践认可与重视程度,从而使得这一活动成为了一项全面的文化体验及生活方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