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彝文文献中的物种起源神话:五十六个民族的风俗中寻觅自然之谜
【摘要】彝文文献中物种起源的神话内容丰富,涉及各种动植物与彝族生活密切相关。科学界尚难以给出准确答案,而彝族先民则以独特思维方式诠释事物起源,从朴素唯物史观和辩证观出发,展现了智慧。这些神话虽非科学,但反映了彝族先民的思考能力。
一、彝族物种起源神话
古籍文献繁多,其中关于物种起源的神话最具特色。“起源”在彝语为“[du³³pha⁵⁵]”,意为“出”和“源”。汉语“神话”词汇来源于希腊语,“Mythos”,指原始时代的事迹或受神力支配的事象。在当今科学界无法回答的问题上,彷徨的人文科学角度,为这些问题提供了一套解答。
二、传承与研究
虽然有口头传承,但其主要通过《西南 彝志》、《勒俄特依》等文献记载得以保存。然而,对此文化的系统研究仍较少,只有罗妞牛硕士论文从价值角度探讨。此外,《中国 形典译丛》(第1辑)收录了22种动物和植物的起源故事,本文选取其中几项作为代表,以其他资料补充,从人文科学角度进行初步探究。
三、动物起源神话
在狩猎到农耕转变过程中,动物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如《勒俄特依》记载:“阿俄暑布啊,在杉树林中无动物,将鹿子放入林中……草原无动物,将云雀放入其中……水中无动物,将水獭放河中。”这种认识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世界理解的一种方式。在社会活动,如婚丧嫁娶,有些动物被赋予特殊文化意义,如绵羊、马、黄牛和鸡,它们在仪式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绵羊是财富象征,也是招待客人的食品,其规格仅次于牛,是高级招待品。在婚丧嫁娶或平日聚会时,绵羊也是必要牺牲品,如在凉山葬礼宰杀一只后才能哭丧,并将其皮挂旁边;宗教活动如超度祖先亡灵时也需使用绵羊。这一切都展示了绵羊对于彗族生活及其文化意味深长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