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远县南片乡镇,传统音乐如同一股生命之泉,滋养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个人的灵魂。安远南乡大堂音乐,是这片土地上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它以其优美婉转的旋律和丰富的人文内涵,被当地百姓誉为“可登大雅之堂的音乐”。它源自宋代,当地佛教盛行时期,在东林寺中演奏佛教音乐与客家红白喜事结合,以至今形成了十大曲牌,每一曲都有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历史故事。
这个传统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是客家人权利的象征。在这里,唢呐、月琴、扬琴等乐器交织出独有的音韵,每一次演奏都是对过去岁月深情致敬,也是对未来希望无限憧憬。正如每个孩子听着南乡大堂音乐长大的那样,他们被这份特殊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从小就加入到传承学艺的队伍中。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安远县组织相关部门专家进行收集整理,并出版了《安远南乡民间大堂音乐》专集。此外,还实施了录像摄影建档等保护措施,以及拨付专款添置设备,为从业人员带来便利。此举不仅让艺术更加完善,也促进了艺人们向文化产业迈进,创作出既有历史积淀又能融入现代时代风格新曲牌,让南乡大堂音乐在传承中得到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