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尹、杨来与列子的思想探究。
甲——关尹子
《史记·老子传》载老子出关时,关尹问道,老子乃作《帕德经》五千余言,他或者是承传老聘学说底第一代。《吕氏春秋·不二篇》说老、关底学派,以老贵柔,关尹责清,柔与清底区别,不可一概而论。从“章首古月”至“使人冷冷轻轻,不使人狂”,数句也不能得着其意。收献通考记此序不类刘向文字,或恐关尹底著作早已佚了。我们从《庄子·天下篇》中可以窥见他思想的片段。
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活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聘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在已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荷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随人。
乙——杨朱
杨朱生平更属暗昧,现在只能从《列子》、《庄子》、《韩非子》等书窥见他学说的大概。《列子·黄帝篇》记杨来于沛受老胭教。此外,《苟子》的排十二子的八篇,《解蔽》,《列子的周穆王太仲尼力命说符诸篇,《庄子的天下》,《史记的太史公自序》,都见杨来名字。他学说在战国时代极普遍雅南·沉沦训說:“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的所立也,而杨子的非之,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是孟生的所立也,而孟生的非之。这话与孟生所记意义相似。
文里揭示:百年寿大齐,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格;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世;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则治矣合日:去亿万之一毛济亿万世汝为之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节且能成节何苦轻毛?禽滑法问曰:“假济,为之一?”答曰:“吾不能所以答。”然则以汝言问我,我当矣;以吾言问彼,则喜言当矣?
从这利己论辩,可以看出禽滑法直把杨朱见解列入 老、 关 一流。他思想,《孟 子评 为“ 为我”, 《目览评 为 “贵己”, 在 《 老 子里 名 与 身 孰 亲? 身 与 货 孰 多? 得 与 灾 孰 病? 是 故 益 爱 必 大 贻 多 藏 必 厚 丧 也(四十四章),“圣 人 自 知 不 自 见 自 爱 不 自 贵”(七十二章)等等文句都是杨子の渊源。而人们每以为 極端 的纵欲主义者,但在 《 杨 子 篇 里 找 不 出 这样 主 张 也 就 是 保 全 性 命 而 已。
由此可知,从他的态度看,只因生命短暂,便要尽情享乐,因为凡造作皆足增加苦痛,所以任其自然便好。这就像百年寿大齐,只有一些幸运的人能达到这个境界夜眠及昼觉又只占半数痛疾哀苦亡失忧惧又只占半数量十数年中迫然而自得,无介焉虑亦无时中止则生奚为奚乐啊!但却因为刑赏进退声色玩闻故致心惑意难宁徒失当年的至乐不能肆其中重囚累桔何异哉?
故知生虽短,但故意去找死亦是不必,因为能舍弃贪生好利爱名羡位的心,便是一个至人常人的受四事驱使,所以弄得生活越来越坏。但最终空有其名,对生活无补,因而反对儒家立下的仁义道德,因为那只是战役人类本性的教训。但即便如此,最终还是同归于尽自己一点也不知道空有其名,对生命无补,为人牺牲自己,不过被名利引诱,这实在不是人类本性,即变成了虚伪的行为,为人的烦恼原因。而为了保持生命完整应是理想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