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缩影一层平房新风貌中的人物故事

在这片被誉为“客家庄园”、“民间故宫”的培田古村落中,地处闽西连城县境内的厥后堂,以其典型的客家“九厅十八井”建筑特色闻名于世,与客家土楼、广东围屋并称世界客家建筑三大奇葩。该堂占地1600平方米,是由培田吴氏第十八世祖三亭公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兴建,它以明清时期的客家古民居建筑群而著称,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艺,浓郁的人文气息,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外界所叹服。

厥后堂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不仅体现了儒家传统思想,更是继承了中原古建筑文化精髓,同时融入了客家的创造性构思,是明清建筑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之作。它注入了不少儒家文化元素,如门前石刻联及横批等,都寓含着对基业长存、子孙兴旺发达的一种寄托。

作为一位耕读兼优的人物,吴正官是厥后堂续建者的长子,他不仅是一位秀才,也是一位孝友无间、诗书楷书爱好者。他平生的修己待人和文学成就都得到族谱赞颂,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典范式样的能人,是客家人耕读传家的象征。

随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一百多年的历史里,厥后堂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厥子必肖,厥孙必贤”。培田古村落相继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殊荣,这一切都是对培田吴氏族人的盛誉,对他们维持耕读传家的优秀传统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