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田古村落又是怎样的中国民居缩影呢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藏于其中

在培田古村落,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缩影显现——培田吴氏族人的故事

被誉为“客家庄园”“民间故宫”的培田古村落,以其典型的客家“九厅十八井”建筑特色闻名于世,与客家土楼、广东围屋并称世界客家建筑三大奇葩。这片沃土上,培田吴氏族人开拓进取已有800余年,祖祖辈辈秉承着“维耕继读”的儒家传统思想。

厥后堂,是一幢占地1600平方米的典型客家九厅十八井形制的建筑,由培田吴氏第十八世祖三亭公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兴建。它不仅是厥后堂的一份子,更是整个培田古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厥后堂内藏有不少儒家文化元素,如门前的石刻联和横批,“笔峰高写云宵月,凤字凭题绮里门”,意指基业永久长存,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这里的人们,如同文章中提到的吴正官,他是一位秀才,同时也是一个耕读兼优的长者,对诗书颇有研究。他的楷书作品至今仍保存完好,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可以看到他那严谨待人宽厚的人格魅力。在这片土地上,不仅可以看到明清时期的古民居,还能感受到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这里的历史与文化得到了充分认可,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十大最美村镇等荣誉。此外,它还获得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殊荣,这一切都证明了培田古村落作为一种独特的人类精神财富,其价值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肯定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