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一先生司马承祯道家最厉害的人在自然之中

司马承祯,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是唐代道教内丹宗的重要人物。他出生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少年好学,不羡慕做官。二十一岁时,他入道,从师潘师正,住中岳嵩山。受师正符箓及辟谷导引服饵等法术。

司马承祯居嵩山多年,征得老师的同意后,他遍游天下名山,最终隐居在天台山玉霄峰。这里,他尊照老师的指点,进行修炼几年功夫,因而远近闻名。大周圣历年间(698——700年),则天皇帝闻听他的修道大名,并亲自降手诏赞美他。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睿宗命其兄承祎到天台山诏司马承祯入京,并询问有关阴阳术数之事。司马承祯回荅说:“治理国家和治理自身是一样的呵!《老子》中说:心思处于淡泊,合气置于广漠,而事物发展自然就没有私心杂念了。而《易经》上说:圣人要与天地一样的德行。”

当时满朝官员一百多人,都提笔写诗相赠。在京期间,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造然、王维、贺知章十人结为“仙宗十友”。最终,他婉言谢绝留在京师,要返回天台山,被赠宝琴一张和霞帔一身,并派人护送。

开元九年(721年),玄宗又遣使迎接司马承祯入东京洛阳,以表彰他的功绩。这位深通内丹之学的人,在自然界中寻找真理,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