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拙,号华盖真人,是唐宋时期的一位道家代表人物及作品,他的生平和事迹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据记载,刘若拙自幼便在罗浮山出家修行,拜青精真人为师。他曾经于崂山太清宫建立了自己的道场,并且建造了一座庵供奉老子的像。由于崂山当时有许多虎兽,他将这座庵命名为“驱虎庵”,希望能够辟邪。
刘若拙不仅在道教界享有盛名,还曾被宋太祖召入京城任左街道录,并敕封为“华盖真人”,负责肃清道教中的异端和不法行为。在他的努力下,不仅自身保持得年逾九十仍然精神矍铉,而且还帮助解决了水旱灾害,每当国家遇到大灾难,都会亲自上书朝廷,为国家祈求平安。
数年之后,刘若拙请求回到崂山,他的请求最终得到批准,並且朝廷还专门为他建设了一座上苑宫作为他的道场,同时重修了太清宫并新建了上清宫作为其别院。这标志着崂山太清宫受敕称宫之始。此后,上苑宫又多次更名,但其对外形象与功能基本保持不变。
刘若拙以其高超的修炼能力和深厚的道德品质,在崂山期间吸引了大量求道者前来学习。他挑选出十几位人才授予他们秘密知识,并随后长时间地外出游历。在明代黄宗昌所著《崂山志》中,有一段关于刘若拴突然去世的情节:“丹颜皓首,不自知其年……冬不炉夏不扇,一夕端坐化去,神色自若。”根据史料记载,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刘 若 拜 卒 于 即 墨 县 东 关 高 真 府 前(今即墨市东关小学院内),葬于此处,其墓至今仍然受到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