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教文化中,"传戒"与"授箓"是成为正式道士必须经历的过程。它们分别是全真派和正一派修行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全真派通过传戒,而正一派则通过授箓。在中国,道教主要有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宗派,全真派传戒,而正一派授箓。
全真派是由王重阳创建,他将道教各宗系的教义融合了儒家和佛家的思想,并注重内丹修炼。全真道士必须出家住在宫观里,不可以结婚,并且要持斋茹素,遵循严格的清规戒律。相对地,正一派则允许道士不必住在宫观,可以结婚,并且多从事符咒、斋醮等活动。
在全真界内,为了成为正式的道士,一般需要经过受戒仪式。这包括拜师学经、学习各种经典以及参与各种祭祀活动。在受戒期间,新入门弟子会被分配到不同的坛场进行诵习,其中还包括《初级》、《中级》、《天仙》三卷的大戒要义。此时,他们还会受到证盟师、监戒师等多种职位者的指导。一旦完成了所有规定的程序,这些新入门弟子就能够获得登真的身份并取得正式的法衣及法牒,从而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道士。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每隔几年,都有官方组织举办一次传戒仪式,以确保这项古老文化得以继续发展。例如,在1989年10月、1995年11月和2002年10月,就分别在北京白云观、三川青城山和千山五龙宫举办了三次这样的活动。
至于授箓,它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北魏时期,即便是在接受入门登箓之前,也都需要先交出一定数量的小米作为扶助贫困的一种形式,因此被称为“五斗米”之称。而后来江西龙虎山、江苏茅山及江西阁皂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符咒制度,其中包含了记载诸天曹官属佐吏名字以及混杂其中神秘符咒文字的情形。此外,还有一种做法,即受者先斋净身,然后用金环向师父展示,再由师父赐予箓书,将金环剖开,让每人各自留下半个作为信物,现在则通常集体进行并颁发《箓牒》证书作为凭证。
这些体系化的地方尚未完全消失,在当代也依然存在,如江西龙虎山一直持续不断地对海外地区进行授予这一特殊礼仪。此外,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政策支持,更激发了国内外对于这个古老文化实践方式兴趣,使其得到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而这种系统化的教育,不仅保障了正常运转,同时也提升了整个宗教团体成员们所拥有的精神修养水平,为纯粹度过日子的生活状态提供了一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