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日常节日中,三元五腊的说法源于《赤松子章历卷二》。其中,正月十五上元为天官赐福紫微大帝的圣诞,被民间称作上元节或元宵节;七月十五下元为地官赦罪清虚大帝的圣诞,又名下元节或鬼节;十月十五下元则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
至于五腊日,每逢一年的不同日期,五行旬尽、新旧交接、恩赦求真、降注生气添神时,有“朝真行道”的良机。此时,可斋戒沐浴,朝真行道。每个腊日都有不同的意义和应对措施,如正月一日天腊求祷子孕祭祀先亡;五月五日地腊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玄祖;七月七日道德腊谢罪请福服气沐浴祭祀先亡;十月初一民岁腊谢罪请添算寿祭祀先亡沐浴玄祖;十二月八日王侯腊谢罪延年益寿安定百神移易名位回改贫乏沐浴祭杞先亡。
此外,还有端午节(五月五)、七夕节(七月七)和寒衣節(十月初一),以及 腊八節(十二月初八)。古人在这些重要日期会举办各种活动,如熬粥分赏给文武百官、施粥表达弘法利生的愿望等。通过修斋祈福,这些特殊的日期被人们用来与家人朋友共度时光,同时也能寻得灵魂上的慰藉与精神上的净化。